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十七破军上

十七破军上

以下是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在江水源等人紧张备战的同时,比赛现场也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其中有淮海中学这样的利益攸关者,也有冲着江水源这块鲜肉来的女生,但人是为了观摩松江二中队的比赛。没办法,现场观摩高水平代表队的机会实在太少,大家都趋之若鹜,导致本来不大的会议室里挤满了观众。

正式比赛前十分钟,电子屏上打出几行字:

辩题:目不见

正方:经世大学附属淮安府中学

反方:松江府立第二中学

原本吵吵嚷嚷的人群都安静下来,一个个都在暗自揣度“目不见”究竟是什么意思。樊南平侧过头低声问道:“队长,这个目不见有何出处怎么感觉一印象都没有”

周元通迟疑片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先秦名家的一个辩题,大致意思是眼睛是看不见东西的,如果眼睛能看见东西的话,那么为什么夜里不借助火烛就看不见呢至于原书中具体是怎么论证的,那我就记不太清楚了。”

“哈眼睛看不见东西这是什么鬼辩题,简直胡八道嘛”樊南平目瞪口呆。

周元通头:“辩题确实非常诡异,好在不是咱们拈这一题,否则绝对凶多吉少。这回淮安府中队有难了”

“阿弥陀佛保佑,死道友不死贫道”樊南平也是心有余悸,“队长,难不成今年辩题都这么生僻古怪还是省级比赛就这么刁钻冷门”

周元通笑道:“我也第一次参加全省比赛好不好我知道的,你都知道;你不知道,我同样也不知道。不过我们最好祈祷这样高难度的辩题只是特例,否则咱们熬不过两个对手中的任何一个”

樊南平突然想起另一个问题:“那队长你觉得淮安府中队会不会选择解题”

“应该不会”周元通笃定地回答道,“江水源对国学典籍的掌握程度,连金陵大学著名教授季逊季老、乔知之乔老都佩服不已,这种出自先秦名家典籍的辩题肯定不在话下。唯一可虑的是辩题违背常识,回旋余地又不大,主将立论时就能把所有道理完,导致后面辩无可辩,只能颠来倒去些没营养的废话。”

眼看两队队员鱼贯而出,正式比赛即将开始,樊南平懒洋洋地斜躺在椅子上:“队长,咱们就不用读三国掉眼泪为古人操心了。比赛马上开始,咱们且平心静气,站在高山观虎斗,坐在桥头看水流。能够从中发现两队的软肋固然最好,即便找不到克敌制胜的法子,也要对他们的总体实力有个直观的了解。”

按照惯例,支持人对两队和评委进行了介绍。通过介绍,江水源才知道松江二中队除了主将韩国仁外,其他队员分别是二辩卢希夷、三辩于缣女、自由人薛康以及替补俞文虎。

在介绍到江水源的时候,季逊与边上的一位评委耳语道:“这就是之前我和你的那个家伙。怎么样,是不是风姿特秀关键是这家伙不仅人长得俊俏,国学功底、聪明才智更没得前两天他对的那几个对联,我曾有意拿来考了几个研究生,结果没有一个人对得比他好的。果然人与人之间是不能比的啊一比的话,感觉我不是教了一群学生,而是孵了一窝笨蛋”

那个人也有六十多人,闻言笑道:“季老过谦了这孩子或许启蒙较早,加上家学渊源,所以对国学基础典籍比较熟稔。而且少年人脑袋灵活,对人名对联自然占尽优势。至于季老门下弟子,那都是千挑万选的人尖子,基础扎实,知识全面,自然也是极好的。只是术业有专攻,提到文字、音韵、训诂,他们肯定能滔滔不绝、问一答三;但要灵活机变,他们传承乾嘉一路的学风,确实朴实有余、灵动不足。”

季逊连连头,显然对他的见解非常赞同,嘴上却道:“可初贤弟不必替我那些不成器的弟子辩护,他们就是太笨大学四年、研究生两三年,连文解字尔雅这类基本典籍都不会背,还敢自己是研究文字的,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荒谬的吗唉,真想把这样的学生收归门下,日常教学切磋,日后传以衣钵,该是何等美好之事百年之后,不仅弟子因师而传,亦是师因弟子而名。”

原来和季逊话的这位老者便是两江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严可初。

严可初奇道:“凭着季老在学界的名望地位,只要微微露出招徕之意,他还不得主动求上门来要知道全国想拜入你门下的学生,能从江宁排到京城”

季逊摇头叹息道:“不仅我看好这个家伙,乔知之那个老东西,还有淮安府的韩先汝韩老哥,都对他青眼有加。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人家不但无意拜入我等三人门下,甚至就没打算学国学。其实哪怕他不拜我等三人为师,只要学国学,我也了无遗憾,因为大家终究是国学一脉。谁知这样的人才居然要去学理科,你哎”

季逊这几天叹气的次数比去年一年的次数都多。

主持人介绍完大致情况,然后宣布道:“下面比赛正式开始。首先由正方主将立论,时间为5分钟。计时开始”

江水源站起身,朝台上台下微微鞠躬,然后朗声道:“尊敬的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方的观是眼不见。眼不见出自公孙龙子的坚白论中,墨子-经下篇也曾有所引用。根据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订正,原句应该为且犹白以目见,目以火见,而火不见,则火与目不见而神见;神不见,而见离。

“什么是眼不见为什么要眼不见呢要理解这三个字所蕴含的静义,首先我们要明白见在先秦的本义。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在文解字注中:见,视也。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听而不闻者。浑言之则视与见,闻与听一也。用现在的话,视为看,见为看见。目可以视,然而视未必见。目不见不等于目不能视,这一请对方辩友务必厘清,不可混淆”

严可初忍不住在裁判席上低声赞叹道:“厉害聪明”

江水源厉害,是因为他能准确背诵公孙龙子和文解字注的原文;而夸江水源聪明,则是因为他从字义辨析入手,开门见山指出“目不见”不是眼睛不能看东西,而是看不“见”东西,一下子就扭转了“目不见”给人以诡辩、违背常识的印象,避免对方在这一上胡搅蛮缠。

这也是江水源和陈荻等人商议的结果,即辩论要分层次逐渐展开,把手里能用的、用了能让对方手忙脚乱的证据全都用到刀刃上。

首先就是江水源从公孙龙子、墨子、文解字注等典籍入手,廓清字词疑义,避免让对方浑水摸鱼,搅乱“眼不见”的立论根基。然后在反驳对方立论时抛出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素问等中医理论,再在相互攻辩时勾连出禅宗六祖惠能“风吹幡动”公案、王守仁“南镇观花”公案,以“心外无物”的理学逻辑强化“目不见”的理论基础,最后在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中分别以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作为例证。

如此一拆分,就摆脱了原本辨无可辩、无话可的尴尬,变得次次有话、节节有新意。好比海浪一波接着一波,直至把坚固的对方拍碎在地。

严可初接着道:“这样的国学奇才,居然选择学理科”

季逊长叹一声:“可初贤弟,现在你应该明白愚兄我内心的苦痛与纠结了吧”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