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章(1 / 2)





  五月十三,书雪赴四福晋的生辰宴。

  五月十四,书雪赴伯爵府为太太贺寿。

  五月十五,书雪主持太福晋的寿宴。

  此后,书雪并没有获得多少喘息的时间,雅尔江阿带回了康熙的旨意:五月二十二随驾巡幸塞外。

  ☆、一三六、九州田土后人收

  一三六、九州田土后人收

  离京前一夜,书雪终于有时间找雅尔江阿解惑了:“姑姑也在朝觐之列?”

  雅尔江阿立时进入备战状态:“你怎么提起她来了?”

  书雪漫不经心地回答:“我还没见过姑姑,正好给她请安!”

  “不见最好。”雅尔江阿一不小心说漏了嘴。

  书雪心中早就乐翻了:“额娘说的真没错!”

  下面将时间倒叙至太太生日宴后。

  五月的寿酒书雪喝得极其郁闷,即使是太太的生日,她也没能开怀畅饮。

  前来贺寿的客人送走后,太太打发两个儿媳收拾客厅,拉着书雪聊私房话:“你给永保钱了!”

  “嗯”书雪也没想过要瞒着太太,“这小子跑到大前门去典当饰物正好被我撞上,一问才知道是为刘家的事,我怕声张出来两位嫂嫂不乐意,就给了他一千两银票。”

  “也难为他了”太太摇头叹息,“刘家的人忒不知道好歹,永保攒的那点子月例都被他们挖走了还不知足,隔三差五就跑到府里告艰难,不是看着永保,依着我的性子一顿棍子打出去最好。”

  书雪对刘家的事儿心中大致有数:“刘家都是额娘的奴才,不让他们在府内听差已经是恩典,倒真拿自个儿当舅爷了?”

  “你当我不知道永保的难处?老大媳妇都看出来了,是我吩咐她不要过问,省的永保心里不好受”太太商议书雪,“你可有主意吗?”

  “额娘,这事儿你和哥哥都不好管,还得我去办”书雪头疼不已,“先放着,一千两银子够应付他们两个月了,等我随驾回来再去料理。”

  太太点点头:“你倒提醒了我,还有件事要嘱咐你。”

  书雪脸色一正:“额娘请讲。”

  太太担忧地看着女儿:“这回出塞主子要奉太后前往,端敏公主少不得去朝觐,你需做好准备。”

  “端敏公主?”书雪好奇地问,“您是说雅尔江阿的姑姑?我还没见过她呢!”

  “那也是你姑姑!”太太瞪了书雪一眼,“这个人性情高傲,并不好打交道。”

  书雪更觉疑惑:“她是长辈,我只以礼相待就是了,她还能为难我不成?”

  “你想的简单了。”太太叹息道,“我只讲一件事你就有数了,大约是二十多年前,端敏随夫进京,你婆婆——就是雅尔江阿的生母去公主府给她请安,愣是被晾在下房大半天没见到正主,最后一路哭回了王府。你听听,这像是容易相处的主儿吗?”

  这么有个性!书雪竖了大拇指:“额娘,他和我那位公爹有嫌隙?”

  “这都是老一辈的旧账了。”太太耐心解释,“雅布是庶出袭爵,他额娘是得宠的庶福晋,端敏为嫡出——。”

  “明白了!”书雪笑道,“和我一样的性情。”

  太太一愣:“太后跟你说过?”

  “说什么?”书雪一脸问号。

  “端敏是太后的养女,也是太后的亲外甥,我们这一辈就数她得太后喜欢,年节我进宫请安,聊起来太后都为你忧心,说你的性子倒和自己的姑婆婆像了十成,恐怕以后要吃大亏。”太太像是忆起了往事,“端敏长我两岁,小时候也是极活泼的,只因父母胞弟接连亡故,这才养成了孤拐性子。”

  书雪屈指一算:“她比皇舅还大一岁?”

  太太噗嗤一笑:“那会子皇上可没少受端敏欺负,有一回先帝奉太皇太后谒陵,皇上还被她诓进了一座废旧的殿阁锁了起来,孝康皇后险些没急死,亏得太后降下懿旨满宫搜察才把人找出来。为这事儿,太后差点儿没气背过去。”

  这位素未谋面的姑姑在书雪心中的地位霎时变得高大无比:“额娘,早怎么不告诉我?这位姑姑可比我大气多了!”

  太太赏了书雪一个爆栗子:“那会儿皇上只是先帝的庶子,论贵有荣亲王、论长有裕亲王,谁能料到先帝会仓促离世诏命皇上继统?现在的皇子哪个没在你手底下吃亏,端敏可不能和你比!”

  书雪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额娘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太太对女儿的战斗力还是相当有信心的:“端敏和我的交情还算不错,又有太后在,万一——你要给她留些情面。”

  书雪倒觉得找到了知音,打定主意有机会要会一会这位姨娘兼姑母。

  以上就是书雪跟雅尔江阿提起端敏公主的真相。

  夫妻交谈的结果就是雅尔江阿在第二天强挤进了康熙的龙撵。

  康熙放下书:“不陪着你媳妇也不在外头骑马,到朕这儿来做什么?”

  雅尔江阿犹豫着问:“汗阿玛,姑姑是不是要来朝觐?”

  康熙的脸立时变得扭曲起来:“自是要来给太后请安的。”脑海中已浮现出小时候被端敏提着马鞭满宫追打的场景。

  雅尔江阿苦着脸请示:“能不让她来吗?”

  康熙无奈地摇摇头:“太后盼着见她!要不让你媳妇去劝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