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八章 通河城落,孟阳献忠(2 / 2)


“幸不辱命!”孟阳一拱手,说道。

“谈何命令,鹿某金武大夫之位也不过刚到手数月,孟兄也是大夫之家,你我地位相差无几,如何谈得上命令?”

这话说得让孟阳觉得颇为舒心,不过他可不敢把这话当真。

“鹿伯过谦了,孟某今日前来,要向鹿伯讨个封赐。”孟阳说道。

若不是得到鹿梧封伯的消息,孟阳还未必能下定决心反了楚国。

鹿梧封伯,代表他有开国的大义名分,孟家投向鹿梧,便是投向鹿国,这是贵族在国与国之间之间的博弈中选择站队的问题,而不是叛贼——当然楚国绝对认为孟家是叛贼。

这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孟家被定性为叛贼,那孟家之人到其他国家去,就享受不到贵族待遇,门下行商也会被视为普通商旅进行盘剥——虽然行商本来就不能直接打出贵族旗号,但各大贵族还是有些心照不宣的默契的。

“我还不是鹿伯——不过孟兄夺下通河城对我极为重要,想要什么封赐尽管说来。”

“如是,孟某便厚颜了。孟家冒如此风险,舍了楚国大夫之位投鹿伯而来,希望能晋身卿贵之家。”孟阳说道。

“可。”鹿梧点头。这可以理解,人家好好的楚国大夫当着,跳槽到鹿梧这还没正式创立的草台班子里,多少得有些好处吧?

“孟某个人,希望能有个大夫之位。”

夺下通河城固然是立下大功,但既然前面为孟家取了卿位,剩下的功劳却不足以再封一个卿位了,所以孟阳只说自己希望有个大夫之位就够了。

“可。”鹿梧又点了点头,这要求不过分,甚至可以说有些低了。

不说功劳,单单孟阳以先天一品高手之尊,到任何一国,无需立下什么功劳,只要能证明自己的忠诚,获封一个大夫之位都不算难。

只是这种大夫之位未必能代代传承,不一定是永久性的。

“孟某有两位生死弟兄,多年来与孟某出生入死,情同手足,孟某厚颜,还得为他们二人请鹿伯封赐大夫之位。”孟阳继续说道。

“此事我可以答应下来,不过孟兄,鹿某军中赏罚公平,孟兄需为此二人准备足够堵住闲话的功绩文书方可。”

“孟某当会准备周全,必不让将军为难。”

“那便好,孟兄可还有什么要求,不妨一并说来。”

“听说大将军部下军法,行二十等军爵制度,孟某希望,孟某部下弟兄也能获公平对待。”

“此事不难,孟兄去寻军法官**,将军功统计交付与他,**自会计算清楚——不过仅限此战,日后鹿某军中,军功统计归于军法司专人现场统计,不可私相授受,孟兄可要想好了。”

“孟家既然投入鹿伯麾下,自当服从鹿伯法度,鹿伯只管把军法司人员送来孟某麾下,孟某定不干涉军法司运转。”孟阳大喜,连忙答应。

两人这段对话,其中却是颇有深意。

孟阳说,希望自己部下也能加入二十等军爵制度之中,可并不光是为部下讨要军爵,而是代表自己愿意服从鹿梧军制,并不准备另立山头,是一种表示忠心的态度。

而鹿梧说要把军法司人员派驻孟阳麾下,却等于许可孟阳自领一军,只是军法制度要受鹿梧节制,保持统一而已。

双方都用以退为进的方式表述立场,顿时显得其乐融融,一团和气。

《斗将行》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