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长相忆(重生)第19节(1 / 2)





  宇文凉淡淡看着她:“过不过来。”

  木木认命地走到宇文凉面前,被他轻松搂入怀中。

  头顶忽然传来他好听的笑声。

  “你不要害怕,我就是想要,亲亲你。”

  第23章 查案

  密林外的车前境内,举目黄沙,无草无树。屠白看着城门前的卫兵,思忖着该如何进去。他长相不似车前人,眼下商队亦未归国,偷混怕是不能了。强入更不现实。

  他低低骂了一声娘,想着那司徒钊真太不靠谱了,好歹给他几张文书呀。抬眼再看一眼卫兵,咬咬牙,心一横,大步朝他们走了过去。

  帐内的司徒钊鼻子有些痒。

  宇文凉见他神色古怪,奇道:“怎么了?”

  司徒钊摆摆手:“无事无事。”拿起一份公文递给他,“你看看这个。”

  “二十八年前雁城的常住户簿?”

  这几日宇文凉和司徒钊调来了城卫司近三十年的文书,希望能从中寻得有关男子的讯息。熙国和车前一直严格记录着人口的流通情况,尤其是往来两国者。若想在公文上无半点记录,几乎不可能。

  司徒钊指出了一个名字:“雁城姓氏多为王李张刘,这人是当时城内唯一姓陈的人。”

  “陈秉?”宇文凉侧身,从已经看过的公文堆里抽出一本,“我记得见过这个名字。”

  果然,慕成十年九月,城卫司曾接待过江南三族:陈氏、谢氏和徐氏。这三族皆从商,来到雁城是为了与车前商议民间互贸之事。但不知为何,最后无一族与车前谈妥。

  陈秉,便是当时陈家的少东主。

  “他竟然没有回姑苏,反而选择在雁城定居……恩?他怎么只待了三年?”

  司徒钊又递给他一本:“慕成十四年,他随商队去了车前。”

  宇文凉皱眉接过:“可车前向来不许熙国人通过密林。”眼下车前还未正式决定与熙国通商。

  司徒钊亦是疑惑:“这文书我翻来覆去看了不下三遍,却没看到他是如何获准前往的。”

  宇文凉沉吟片刻:“确实没有。”按理主笔的小吏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又往后看了几页,指骨轻敲桌面,“且这之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若那个男人真是陈秉,他为什么会变成一个疯子?陈家的人似乎也没有再过问他。”

  “陈家的人在他初定居时,曾来过雁城。这里有记录。”说着扔给了他一本慕成十一年的雁城访员簿。

  司徒钊快速扫了几眼,恰如宇文凉所言。

  “你记性怎么还是这么好。”

  宇文凉嘴角轻翘:“木木近来对药膳食补颇有心得,你一会儿要与我一道吗?”

  “……不会还是山药乌鸡红枣汤吧。”都喝了两天了。

  宇文凉淡淡瞥了他一眼:“怎么,觉得不好喝?”

  司徒钊低头整理公文,违心道:“好喝好喝。”

  宇文凉满意地点点头:“那就一道吧。”

  见他得意,司徒钊摸了摸下巴:“这眼看着十日之期已过了一半,你却还未将人抓住,啧啧。”

  木木和宇文凉都拗不过对方,便皆索性后退一步,定下十日之约。若宇文凉未能在期限内抓住人,那么就遵循木木的意见,以她为诱,让她与那人单独聊聊。

  “实在不行就只有往后拖了。”

  司徒钊没懂:“拖?”

  “恩,寻个机会,把期限延到二十日。”

  司徒钊忍了忍,没忍住:“你是不是太不要脸了。”

  宇文凉嘁道:“人重要还是脸重要?”

  “你忘记老将军教过你什么吗?”

  宇文凉抬头看着他:“恩?”

  “……礼义廉耻。”

  轻哼一声,嘲笑道:“你没媳妇儿,不懂。”

  “不懂什么呀?”木木一边端着托盘进来,一边笑着看他们。

  宇文凉忙站起来,替她接过托盘,发现今日换成了鲫鱼豆腐汤,眉梢一挑:“木木真厉害。”

  木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转向司徒钊:“将军要一起吗?”

  司徒钊笑道:“今日就不必了。我要赶着去城卫司一趟,看看当年的主笔是否还在。”既然故意省略不提,必是知道些什么。

  宇文凉想想有理,也没有拦他:“除了主笔,旁人亦有可能知道。你不若再去拜访一下孙大人。”孙阙任主司之职已有二十余年。

  木木见司徒走了,觉得有些可惜:“今日我准备了很多呢。”

  “无妨,我正好很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