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宝福公主第81节(1 / 2)





  “但愿如你所言。本宫这宫里头,如今是再受不了波折了。”

  “母妃,你为何跟父皇说我喜欢荣大姑娘,要娶她?你不是跟我说,要再看看吗?”三皇子跑出来,一脸控诉地看着李淑妃。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又老了一岁……既高兴又蓝瘦。

  宝宝们晚安~

  第144章

  三皇子先前虽对荣大姑娘一见倾心,但在林娇怡的及笄礼上,看到了荣大姑娘的另一面,知道荣大姑娘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对荣大姑娘的心思已经淡了很多。

  先时,他一门心思想娶荣大姑娘为正妻时,李淑妃曾答应他会帮他跟明宣帝说,后来,他不想娶荣大姑娘了,李淑妃也只当他是孩子心性,让他考虑清楚,再告诉她最终的答案。

  除了林墨兰为侧妃之事,是李淑妃一开始就不允的。不过,之后发生的事,也证明了确实是林墨兰不好,李淑妃才不答应的。

  大公主喜欢李家二公子,李淑妃知道后,也曾暗中鼓励过女儿。

  三皇子一度以为,李淑妃是宫里头最开明的母妃。可现在,他突然觉得他笃信的那些事,有些变味儿了。

  “舟儿,你什么时候醒的?怎么也没个人在你身边服侍着?”李淑妃的目光往一边儿淡淡一扫,跟在三皇子身后的奴仆们顿时噤若寒蝉。

  “儿子醒来那会儿,母妃正与父皇说着话呢,想来是不希望儿子打扰的。可儿子又偏偏想听,这才命身边儿伺候的人不要出声。怎么,母妃,您与父皇的对话,有什么是儿子听不得的吗?是大姐姐的终身大事,儿子不能听,还是儿子自己的终身大事,儿子听不得?”

  他虽然比别的皇子皇女少根筋,但也不是傻子。

  “母妃,你不是说,你想顺了儿子的心意吗?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跟父皇说儿子想娶荣大姑娘?现在儿子已经不想娶她了。一想到要娶个对大哥有别个意思又表里不一的女人回来,儿子就反胃。”

  “你小孩子家家不懂,这世间,多的是趋炎附势之人。荣大姑娘自然不是那等十全十美之人,可别的世家贵女,难不成就好了?相较之下,本宫倒宁愿自己的儿媳是荣大姑娘,起码知道她的根底,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荣大姑娘曾经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与三皇子卿卿我我,却又眼巴巴地望着太子。这样儿的事,自然是一个把柄。日后,只消拿捏着这个把柄,荣大姑娘自然也就老实了。若是不老实,李淑妃有的是法子收拾她。

  当然,以上只是李淑妃的一家之言。

  三皇子对此是一点儿都不认可的:“照母妃这样说来,若是不娶荣大姑娘,儿子就找不到一个可信的媳妇儿了么?世家大族的贵女哪里像母妃说的一样,个个都是表里不一的?儿子看,福儿妹妹就很好!退一步说,若是世家贵女中真找不到合适的,儿子找个小家碧玉就是了,横竖儿子又不用继承皇位,就算日后,儿子的正妃出身略低些,也说得过去……”

  “住口,你这孽障,是想气死本宫不成?但凡皇子正妃,哪个不是从大家闺秀中挑选的!你若娶个破落户的回来,日后看你在兄弟之间怎么抬得起头来!”

  淑妃也不想一味的与自己的儿子硬着来,到底放缓了口气:“母妃自然想要你过得顺顺当当的,可你也得理解一下母妃的苦心啊。你大哥是太子,日后,他的前程自然是不消多说的,没有人敢在他跟前放肆,就是你父皇,也会苦心孤诣地为他铺路,把世间最好的捧到他的面前。但你可怎么办呢?论出身,你及不上你大哥,论才干,你也没什么才干。若不娶个好媳妇,得个得力的岳家,你父皇百年之后,你可就要备受轻贱了。舟儿,你好好儿的想想,母妃总是不会害你的。”

  “这么说,母妃从前对我和大姐姐说的那些话,都是假的不成?什么我与大姐姐要谨守本分,父皇母后给予我们的,我们要欣然接受,不给我们的,我们也不要去争去抢……还有,母妃曾说过,不指望我与大姐姐攀附权贵,只要我与大姐姐平安喜乐,母妃就知足了……”

  “母妃,若是我当初一眼看重的不是荣阁老的嫡长孙女,而是一名小官之女,您可还会一口答应我?若是大姐姐心悦的不是荣泰姑妈的次子,而是一个寒门进士,您可还会鼓励大姐姐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三皇子静静地看着李淑妃,目光中难掩哀伤:“其实,您与这宫里头任何一个妃嫔,都没有什么区别。”

  若是李淑妃打从一开始就像其他的妃嫔或贵妇一样,从实际出发,给自家儿女挑选妻子或夫婿,也许三皇子还不会这样伤感。可偏偏,李淑妃先前表现得那样开明豁达,那样善解人意!三皇子先前对自家母妃有多敬佩信赖,如今就有多失望。

  打着让孩子心愿得偿的旗号,行这功利之事,究竟算是怎么回事儿呢?

  “你说得不错,本宫其实与这宫里头其他妃嫔,没有什么区别。本宫终究也只是一个凡人,不是什么仙女,让你失望了。”

  眼见着母子俩一言不合就要闹僵,李淑妃身边儿的心腹翠兰赶忙劝三皇子:“殿下,娘娘一心为您着想,纵使说出的话不中听,您也千万别往心里头去。这宫里头,除了娘娘外,还有谁会与您这样苦口婆心的说话呢?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外如是。娘娘固然希望您和大公主都能得偿所愿,可世间之事,哪里是那样简单的?若娘娘真是那等没有心眼儿的好人,一点不讲究实际,只怕您和大公主,也不能平平安安长这么大了。”

  “别的人,都可以责备娘娘,唯独您和大公主,不可以啊。娘娘苦心孤诣的为你们姐弟筹谋,难不成临了,倒养出一对冤家来?”

  “奴婢的话委实有些僭越了,但奴婢实在不忍您与娘娘母子失和。您仔细想一想,奴婢说得可在理?”

  三皇子一脸木然地看着翠兰:“翠兰姑姑是母妃身边儿积年的老人了,有母妃调-教着,口才自是不差的。罢了,荣大姑娘的事,我也不关心了,横竖母妃想让哪个做儿媳妇,我是说不上话的。我只想知道,李家次子先时已与英国公府的小姐订了亲,母妃是怎样让大姐姐得偿所愿的?”

  李淑妃的瞳孔微微收缩:“你……你这是在怀疑此事是本宫所为?皇上怀疑本宫也就罢了,竟然连你都不相信本宫?”

  “儿子岂敢怀疑母妃?只是儿子想着,大姐姐思慕李家二公子,母妃一番慈母心肠,不忍见大姐姐伤怀,定是要让大姐姐得偿所愿的。母妃也不必担心,这都不是母妃的错,就算此事真是母妃做的,也是为了儿子和大姐姐,日后,若有报应,自有儿子和大姐姐受着。”

  “你……你这孽障!说的都是什么话!”

  “实话。儿子由衷的希望,周氏女之死,与母妃没有半点瓜葛。否则,一旦被父皇查出来,哪里有母妃的好果子吃?说不准连大姐姐,也要一并受了牵连。”三皇子用一种罕见的沉静眼神看着李淑妃,压低声音道:“母妃,您给儿子一句实话。这件事,您究竟有没有参与?您若是不说实话,这报应指不定就落在我和大姐姐身上了。”

  “你这是在威胁本宫?若你真觉得是本宫所为,不如拿把刀来把本宫砍了,本宫双眼一闭,两腿一蹬,倒也不用听这些烦心事儿了。皇上不相信本宫,连本宫的儿子也怀疑本宫,本宫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意思!”

  李淑妃在人前,从来都是温婉贤淑的,不曾堕过世家贵女的派头。如今,她这样伤心,倒是让三皇子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到底是自己的亲娘,三皇子平素与李淑妃也是很有感情的,不忍再说什么狠话,只得喟叹一声,留下一句“母妃好自为之,此事父皇定会详查到底”便转身离去。

  至于,究竟是不是李淑妃所为,他已经无心过问了。横竖,该来的,躲不掉。

  李淑妃看着三皇子的背影,拉着翠兰姑姑的手叹道:“本宫怎么就生了这么个讨债鬼啊!”

  事到如今,李淑妃哪里看不出来,三皇子这愚钝,三分是真,七分是装的。

  小时候,三皇子虽然不及太子和大公主才思敏捷反应快,但也不至于像如今这样,呆呆笨笨好糊弄,一眼看上去就是个纨绔子弟的好材料。

  翠兰姑姑安慰道:“三皇子年纪还小,不懂那些利害,待日后大了,自会明白您的苦心的。”

  “他哪里是什么都都不懂啊?他分明什么都懂。在本宫面前,都玩起这些心眼儿来了!”

  明宣帝派人审问了穆贤妃与李淑妃之事,自是瞒不过太子和林娇怡的。

  林娇怡叹了口气,道:“如今,皇帝叔叔的行事,越发让人看不清了。这样早早就将有意为大姐姐与李家次子指婚的消息公布出去,倒是可以为大姐姐解一时之忧。但若佩佩的事真是李淑妃或者大姐姐所为,日后,李家情何以堪?”

  “父皇他总是想要尽量保全自己的儿女的。指婚之事既是对大姐姐与李淑妃的试探,同样也是对大姐姐的一种保护。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想来父皇,一时间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作者有话要说:  别急,马上就出来了。

  其实吧,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