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不知道杨丽羽当时下火车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困难。

  杨丽羽进城后没有给家里来过一封信,成旭海猜她是不会邮信,邮局的位置一个城市可能就那么一两个,杨丽羽一直在农村,城里没有亲人,她没邮过信写过信。不像成旭海,父亲在城里的科学研究所工作,即便他在农村公社,但书信来往还是有的。

  此次他进城了,或许也没有必要给家里写信了,家里的人大字不识几个,他写信他们也看不懂,之前父亲来信,都是他给念的,这回他也到城里了,没有人给他们读信了。但是邮寄一些东西倒是可以,家里人不识字也没关系,只要知道东西是他邮寄来的,收下就可以了。

  成旭海从上衣口袋里拿出那张介绍信,默念下介绍信上的地址,在卖凉开水的铺子里买了一瓶凉开水,问下路,店家很乐意的给他指路。还好,离这里不太远。

  如果远的地方就只能坐公共汽车了,但是他刚从农村来,还没有买城市公交车一个月的本票,没有本票也坐不了公共汽车,只能步行。

  成旭海眼看中午就快过去了,早上四五点钟吃的那顿饭早就在肚子里变没了。走到学校估计还要一个多小时,他要是再不去饭店吃口饭,饭店过了饭店,他不知道还能不能有正餐卖。

  成旭海找着附近的饭店,问下路人最近的饭店在哪里,路人告诉他就在前面拐角处,城市里最大的一家饭店,啥好吃的都有,面条最便宜,凉拌面还便宜,农村人来城里,要是吃饭,首选就是那家饭店的那个面。价格公道,饭量还足。

  杨丽羽跟着靓姐从医院出来,她觉得自己比早上已经好多了,明天再去打一针,差不多就彻底好了。靓姐走在外侧,拉着杨丽羽快速往医院旁边的医院食堂走,“快点啦,一会儿又没了,要是吃不上午饭我可真要打人了。”

  杨丽羽知道靓姐今天是等自己,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自己身边飞掠而过,杨丽羽下意识的回头去看,那背影略微熟悉。

  靓姐推了推杨丽羽,“干什么呢?看脚下,一会儿绊倒了我可不管你啊!”杨丽羽笑笑,跟靓姐道歉。

  等她再回头看的时候,那个人影已经消失在了拐角处。

  会是成旭海么?应该不会是他吧,如果他来城里,一定会提前写信给她的。而且那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急忙忙的样子,倒像是来城里办事的。

  靓姐也回头看,“你看什么呢?还不看路。”杨丽羽摇头,“以为是个熟人,好像不是。幸亏没叫住那人。”靓姐拍拍杨丽羽的肩膀,严肃的说,“你在城里哪还有什么熟人,还以为这是公社呢?走吧,赶紧跟我进食堂。”

  成旭海到了城市第一大饭店,找了个门口的位置坐着。把身上的行李先放下,服务生热情的走到他身边,“您要吃点什么?我们这里的面是最好吃的,您要不点一份儿凉拌面?”服务员一看成旭海,就知道他是公社里来的,谁城里人还背着一大包东西来饭店吃饭?一般农村人不爱在饭店花钱,点一份面就觉得够贵的了。

  服务员看准了成旭海是农村来的,才把凉拌面推荐给他。

  城里人来吃饭,或许她就推荐什么馒头啊、炒菜啊、汤啊之类的。但多数农村人只有一大家子来饭店吃饭的时候,才会选择点一些饼馒头之类的主食,再点一些炒菜,在很多农村人的眼里,汤那种东西居然也要花粮票和钱,根本就是无用。

  成旭海是饿了,但他觉得今天天气不是很热,点凉拌面他怕吃完了,一会儿肚子又疼,还是吃点热的东西吧。

  “有其他的吗?菜单请拿来,我要看一下。”

  服务生把菜单拿来给成旭海看,心想,看了价格后,一会儿你还得点最便宜的凉拌面,还要看菜单?真是费事。

  成旭海简单翻了下菜单,“我要两个花卷和一个木须柿子。”服务员快速记下,“花卷一毛钱一个,木须柿子一份五毛钱,一共七毛钱,还要别的吗?”成旭海从兜里把粮票和钱都拿出来,数好后给服务员,“不要其他的了,谢谢。”

  等菜和花卷都上来的时候,成旭海觉得自己可能点的有点多了。一个花卷很大,有碗那么大,木须柿子也挺多的,他看看,目测能有两三个鸡蛋,一个小柿子,满满的一盘子。

  没关系,吃不完的一会儿带走,晚上也可以吃。

  成旭海吃着吃着,忽然想起来,木须柿子吃不完,拿回宿舍也不能热啊,花卷凉着吃没关系,可以就着点热水,但是木须柿子,鸡蛋凉了味道就变了,而且鸡蛋还容易坏……算了,把木须柿子先吃完,如果花卷剩下一个半个的,就拿回宿舍晚上吃去。

  但成旭海低估了自己的饭量,那花卷好像是空心的,咬一口,竟然一半都快没了。也许是自己饿了吧,他想。

  一顿午饭解决了两个大花卷和一份木须柿子,把在铺子买的凉开水也喝光了,整理好行李往外走。

  再不抓点紧,天可就要黑了。看天这么阴沉,怕是一会儿要下雨。他出门也没记得带伞,毕竟一家人都没想到,成旭海刚进城里就能赶上下雨。

  成旭海又问了服务生学校的位置,出了门就赶紧往学校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旭海一直想着别下雨,眼看学校就在前方,两百米的路程,一场大雨哗啦啦的落了下来,街上的人都赶紧往周围的店铺里跑去躲雨。成旭海也跟着路人钻进一家卖布料的店里。

  这家店的店主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技艺精湛的裁缝,她做出来的衣服密不透风,布料拼接的花纹还好看,一个月精心做出来的一件衣服,要比商店里卖的贵大衣都好看,而且这衣服还是量身定做的,非常好看合身。

  “老奶奶,这布料怎么卖?”成旭海看见店里的布还都挺好的,想起母亲让他有工资了给她邮寄点好看的布回来,省得她还得去县上集市去买。

  老奶奶叫了一声,“阿莲!客人来了!”

  一个年轻的女人从屋里出来,给几位客人都讲了下这些布料的价格,然后很遗憾的告诉他们,店里的布料都是已经被预定的了,没有多余的布料了。如果要布的话,下个月初,先交布票预定,布做好后交钱领布。

  成旭海心想,果然城里的布也是供不应求的,想给母亲邮寄些好布还是挺困难。

  外面雨停了,客人们都回到了路上。成旭海也跟着出去了,在外面看了眼店的名字,记在心里,继续赶路。

  成旭海到了学校的人事部,把宿舍和工作都给成旭海安排了,明天是周日,学校休息,他打算去看看杨丽羽。今天是没时间了,他还要把宿舍的东西布置好,和室友同事们认识认识,领教科书,领食堂的饭票。

  年级主任让他带初一班级的数学,成旭海有一段时间没练算术了,好在让他带的是初一的数学,初一的数学还是很简单的,他看一看课本,该记的东西也都能记得差不多了。

  “这三个班从下周一开始,就是你接手了,这里老师少,每个老师带的班级也不是一个两个,累点忙点就坚持吧,成知青!”年级主任找成旭海谈话,生怕成旭海觉得自己的工作比别人多不干了,“下次单位分房子,肯定有你一份,成知青!”

  进主任室接热水的老师听了,笑,“主任哟,您可得改改口了,叫人家成知青多不好,该叫成老师了!”年级主任点头,“是啊,成老师,你要好好工作,我们这批娃儿,可是祖国的明天,祖国的花朵!”

  成旭海觉得自己也是干劲十足,一会儿他回宿舍就要跟着几个室友看书备课,明天上午去找杨丽羽,下午和晚上还是要备课的。周一是他第一天上班,他可不想让自己被同学们说,这个新来的老师,讲的一点也不好,讲的什么我都听不懂。

  “我们新来的老师都是要进修,成老师,你没问题吧?”年级主任笑着问他,从桌子上的一个夹子里找到文件,递到成旭海面前,“要是没问题,就在这里签个字吧!”

  成旭海一头雾水,进修?根本没人跟他提起这件事啊!

  年级主任一拍脑壳儿,“瞧瞧我这记性,我忘了跟你介绍了,成知青,我们领导班子针对高中学历的老师,都要进行进修培训。主要是让你们学习大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也能更好的教学生。”

  成旭海认真考虑年级主任的话,如果他去进修,那谁来替他讲课?还是说……进修是每天晚上或是每个周末去的?

  年级主任继续道,“高中学历的老师都要累点嘛,我们老师,是要不断学习的,对不对?而且成老师你是一个新老师,更应该去主动学习,对不对?没有问题就赶快签字吧,不签字是没有正式任职的资格的。”

  成旭海心想,敢情这是只有去进修才能正式工作啊!

  签就签,反正进修是躲不过的,要想在城里能扎根生活,他就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学习得多了,了解得多了,才能生活的比别人都好。

  成旭海回到宿舍,跟几位室友打了招呼,他铺好床铺,拿起教科书坐在桌子前,和几个同事开始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