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越之农门悍妻第15节(1 / 2)





  客随主便,见东家都大口吃肉,自己也就不再拘紧,也跟着吃了起来。

  有两个大男人在,六碗肉也被吃了个底朝天,苗青青早就放下筷子。

  吃饱喝足,成朔结了账,看着两人离去才转身回铺子。

  回去的路上苗文飞叹道:“你们东家还真是个好人,见你哥我第一次去居然还请我上酒楼吃了一顿。”

  “他人还行吧,也很大方的,也算是我运气好,遇上了这么个好差事,遇上了这么个好说话的东家,下次你来,再做顿饭给他吃回报了他,我可是没有银子请他上酒楼大吃大喝的。”

  苗文飞点了点头,“还是妹妹想得周到,这次人家请了咱们,下次咱们得请人家,下次你再上镇上来,我跟着你一起来,到时我给你买菜洗菜,给你打下手。”

  “成,有你在也好些,免得尴尬。”苗青青有点害怕跟这人独处,上次忽然扑他怀中,从那以后,两人明显的有点暖眛不明,‘办公室恋爱’可不是什么好事。

  从镇上到苗家村有二十几里的路程,兄妹俩在牛车上有说有笑,转眼行了一半,就见前面一个驼着背扛着一大麻袋东西的路人走得异常的辛苦,那人身材有些纤瘦,背上的麻袋显然不轻。

  苗文飞不由把牛车驶慢了些,经过那人身边,兄妹俩往那人瞧去,就见对方居然是村里的夫子张秀才张子秋。

  苗文飞“吁”的一声把牛车停住。

  张秀才显然也累极,把肩上的麻袋放下,就看到苗文飞停在自己身边的牛车,脸上一愣。

  这个张秀才四年前来到苗家村,上无父母,下无妻儿,零光一人,经九爷准许,来到村里头做了启蒙夫子。

  兄妹俩把张秀才叫上牛车,那麻袋东西也放到了牛车上去了。

  因为牛车上的东西多,苗青青只好与张秀才同坐在后头。

  张子秋道了声谢,吐了口气,才平复了胸口。

  苗文飞问道:“张夫子这是上镇上买东西去了?怎么不坐村里头的牛车。”

  那张秀才涨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没有说话。

  兄妹俩还有什么看不明白,显然是手上拮据,给不了四文钱的车钱。

  苗青青看向那麻袋,正好从麻袋里露出一角,只见里面是书本,于是好奇的问道:“张夫子这是买的书么?”

  张子秋点头,“小生不才,在村里给孩子启蒙,收的学生并不多,平时生活起居还得帮镇上的富户抄抄书籍糊口。”

  竟然是这么回事。

  苗文飞觉得这张夫子真是可怜,学问那么多,却孤苦一个人,如今竟然沦落到给人抄书糊口的地步。

  苗家村算是富村,但有富余银子给家里孩子读书的却是少,所以张子秋只教那么几个学生,一年下来,只够一张嘴的,连买衣裳买冬被的银子都没有。

  苗青青打量了张秀才一眼,只见他眉目清秀,长相斯文,身材纤瘦,一股儒味,却看起来这人很是实诚,不由心头起了心思,这样一个上无父母下无妻儿的人,若是她把此人招来做上门女婿怎么样?

  ☆、偶遇

  不正是苗青青一直所想的么,她一直都想招婿回来,丈夫只会念书,没有能力赚钱没关系,她养着他就成,反正只要避开她娘逼她嫁人就成了。

  再说她就想找个能拿捏住的,将来事事都听她的,她赚了钱就供他读书,搞不好还一个不小心培养出一个举人出来的。

  苗青青起了心思,于是试探的问道:“不知张夫子还有没有想过考科举?”

  这句话问得突兀,连苗文飞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她妹妹。

  那张子秋更盛,原本被美貌的姑娘盯着就浑身不自在,脸颊红了又红,红得快能煮熟一个鸡蛋了,听到这话心思不想歪都不成,他腼腆的说道:“明年秋试,是准备再去试试的。”

  明年乡试,苗青青忽然发现自己的这个决定多么的明智,嫁给一个这样的丈夫这才是她最好的归宿。于是再看张子秋就越看越顺眼起来。

  牛车很快进了村,苗文飞直接把牛车赶到张夫子的家门口,跳下车来,帮他把麻袋缷下去,张子秋准备要给车钱,苗文飞摆手。

  苗青青笑着说道:“你就快进去吧,咱们只是举手之劳。”

  张子秋往车上的苗青青看了一眼,接着马上低下头去,脸颊绯红,“谢谢姑娘。”

  苗文飞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游移,总觉得她妹妹又要打什么坏主意。

  兄妹俩回到家中,就见院中摆出了长凳子,莫非今天有人来了不成?

  刁氏从厨房里出来,看到兄妹俩,笑道:“你们晌午饭是吃了的吧?”

  苗文飞答道:“吃了的。”刚要再说又怕自己一个不小心说漏了嘴,只好闭着嘴走开了。

  刁氏显然心思不在这,依然笑道:“青青,去把凳子搬屋里头去,今个儿上午刁冒来了,送来几斤肉,我想着你们都在镇上必然吃了,所以把他留家里吃了顿饭,这孩子真是嘴甜,这一个女婿我看就不成问题了。”

  苗青青和苗文飞听到这话,差点要立地成佛了,吓得可不轻。

  话说上次不是口口声声答应不上门提亲的么?怎么这人还贼心不死,才几日光景又跑他们家里来了。

  苗青青问了一声,“娘,今个儿刁冒真的来了?”

  “对啊,是来了。”刁氏脸上的笑容挡也挡不住。

  正好院门没有关上,牛车上还有东西要缷下,隔壁钟氏听到声响出来,就听到几人谈话,钟氏在院门啧了一口口沫子,“得意个什么劲,不过是跑船运的,有人家祝氏家闺女嫁得好么?”

  刁氏今个儿心情好得不得了,听到这话当即就走了出来,看着钟氏笑了起来,“唉呀,我家青青可没有这么大心思,正所谓门当户对,这婚姻还真讲究这一点的,自个家中是个什么情况,夫家的门坎也不能太高了,门坎太高,我还怕摔着,我家青青有个疼她的丈夫就成了,何况那孩子亲口向我承诺,以后跑船运的银子都交给青青保管,家里家外全由青青做主,就凭着这一点,我这女婿就没得说。”

  钟氏听了气个半死,那边祝氏在院子里头听着,也没有开院门,也没有指名道姓,只说道:“哎哟,这是哪里传来的酸味儿,真是酸死人了,自个儿攀不上,还说什么门当户对,真是笑死人。我看啦,这什么都得由媳妇管着的男人多半都是窝襄废,就别指望还能赚多少钱去。”

  钟氏大笑起来,边笑边走,“算了,我就不来看这笑话了,这几日偷偷摸摸的相亲,还生怕别人知道似的,这会儿知道了,也不过就是这么一件好货,真是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