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娇宠记第64节(1 / 2)





  一般老鬼、厉鬼是没有办法的,那灵力对谢嘉鱼来说太多了。可对一些新生的、虚弱的鬼魂而言,却又需不到多少灵力,也不过和几张补灵符差不多罢了。

  恰好如云就是那个虚弱的鬼魂。

  “想必我祖母尚且还忘不了您,若是您出现在她面前,那必然......”之后的话谢嘉鱼没有说出口,可谁都明白了。

  谢嘉鱼笑得很纯良,可嘴里吐出来的话却让人心神一跳,“纵然我爹知道她不是我亲祖母,想必也是不能在明面上做什么的,那么,还有什么惩罚比让一个人清晰的认识到她早该被打回原形更让人痛苦呢。”说完她又瞧着如云说,“您能让她知道这个道理的吧,纵然是扯下了凤凰的羽毛披在身上,也永远是山鸡!”

  她很快就画出了“显形符”,可现在显然不是用的最好时候,谢嘉鱼在等。

  接下来的好几日里,她爹的神情都不怎么好,总是一副疲倦至极的样子。瞧着这个样子的爹,她心中有了打算。

  加快花匠的速度很简单,她只需要派几个丫鬟便能解决了。没有几日,几个丫鬟在假山后聊天多懒,其中一个丫鬟突然说道,“诶,你们觉不觉得咱们府上有些地儿怪怪的啊。”

  “怎么怪怪的,诶,说说看。”

  “对啊对啊,你快说说。”

  恰好那花匠的头子便打这儿过,听见这谈话声,心中也是好奇。他是安国公夫人的心腹,一家子的命都捏在夫人手中,绝对的忠心可靠,不然这等隐秘的差事儿也轮不到他来当管事儿。他知道夫人唤他们来是想借着花匠的身份寻什么东西,可夫人却不知道这东西在哪里。

  这都好些日子了,除了真的让府上的花儿长得更好了些,那真是什么都没有寻到。

  这会儿听到这段对话,不知怎么的,他心中莫名觉得会有大用处,便悄悄躲在一旁。

  在其余两个小丫鬟的恳求下,方才开口那个丫鬟又说道,“你们俩儿进府晚,可不知道呢。咱们这府上有几处地儿的花草长得格外的好呢,那是冬日都还显着绿的那种呢,你说怪不怪。我跟你们说,夫人不是唤了好些花匠进来吗?说不得就是为这事儿呢。”

  “咦,姐姐,有没有这么夸张啊。”一个小丫鬟明显不怎么信。

  “嘁,你还不信,我能骗你们吗?不信是吧,来,姐姐带你们去瞧瞧。虽然这天儿已经回暖了,可待会你们一瞧变知道,那花草不对劲。”说完便发出脚步声来,那管事儿又瑟缩了一下身子,躲得严实。

  这若是被几个小丫鬟瞧见他竟是在偷听,那还要不要做人了。

  可那丫鬟的一番话也算是彻底点醒他,对啊,连一个丫鬟都知道有问题,那势必是有些猫腻的。挖一挖又不妨事儿,说不得有些意外收获。

  这管事儿不亏是安国公夫人的心腹,很是有干劲,也敢于将想法付诸实际。很快便寻见了这府上花草繁茂的几处地儿。

  也幸得才从冬日过来,这些植物区别尚且大着呢,不至于分不清。那长得好的,就太显眼了。

  这一挖,果真是挖了出来。

  自此,四肢算是全了。而府上还剩一处花草茂盛却无人敢去动手挖了,那就是鸿禧院内,老太君居住的院子。

  ☆、第95章 九十三暴露三

  大家都不是蠢人,准确来说,安国公和安国公夫人可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四个盒子,其中有两个长度大小都非同一般,上面雕刻的东西绝对不是什么正派的。安国公瞧过之后,便将东西交于祝嬷嬷保管了。

  “夫君......这剩下的......如何才好呢。”安国公夫人眉头轻蹙,面上笼罩着一阵轻愁。

  安国公已经知道这些盒子都从哪里出来的,他相信自己的妻子,她绝对不会欺骗他。那么也就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这事儿,她娘是主谋。哦,或许那根本不是他娘。

  “先不要妄动,传出去了你的名声便不好听了。过些日子休沐,我亲自去城外寻护国寺的明法大师。”是啊,这做媳妇的无故命人去婆母的院子里动土,传出去了便不要做人了。

  这事儿和早已寻不见的异人有关,现在还能寻见的、还能见光的,也就只有明法大师了。安国公和这位明法大师还是颇有些交情的,否则当年也不会轻易便求这位大师为谢嘉鱼算八字了。

  她听了这番话,心中倒是有些甜蜜,也没有反对什么。她知道夫君似乎是隐瞒了她什么,可他不知道的是,她也有话埋在心中,不敢开口。

  那日寄回娘家的信有了回信,她白日拆开来一看,便觉得心中一阵一阵惊悸。她娘和老太君是一辈儿的人,当年自然是有些来往的。

  老国公爷父母去得早,是故他娶一个家室平平的人回来,也没有人会阻拦。当年也很是羡煞了长安城中一干贵女娘子的。有很多人,都等着看这位新嫁娘的笑话呢。这年月,爱情抵得了什么啊,这等出身的人,她会管家吗?知人情来往吗?恐怕这长安城中的世家勋贵的关系都弄不明白吧。

  可是事实是所有等着看笑话的人都被打脸了,这出身小门小户的贫家女竟是生着一张艳绝芳华的面庞,还有着世家贵族的气度。说句不好听的,她那浑身的风华气质,当年能越过的没有几个人。

  一时间,多少人夸赞他们这是金童玉女、天生一对啊。

  当年很多人折服在她那一身气度和容貌之下,不得不说,这生得好的人到底是占便宜一些。最开始几年,长安城中很多夫人聚会都喜欢给她下帖子,似乎谁家没有下,那那场宴会都失去了格调一般,由此可见一斑。

  她也很给面子,倒是常常出入一些宴会。一来二去,倒是没有多少人再拿她的出身说事儿了。她性子极好,一点都不盛气凌人,嘴巴尤其会说话,渐渐的,也很得人的欢心。

  可是大约过了七八年的样子,她就很少出门了,能推的帖子全推了。没有多久,又传闻老国公也和她感情不睦,但是这老国公爷也并未纳妾,这其中的道道儿便没有人说得清了。只是后来再见到她觉得这人变化很大,竟像是空有一身皮囊的玩偶,让人乏味,她也不怎么喜欢开口说话,总是一脸哀愁,让人不禁感叹情之一字害人不浅啊。

  这样子下来,那些夫人也就不怎么再往国公府上递帖子了。到老国公也去了,她的消息和种种传闻才在长安城中淡了。

  说起这位来,她娘也是很佩服这位的。

  当然是年轻的时候的她。看完信的安国公夫人终于知道哪里不对了。

  一个人真的会因为感情而变化这么大吗?她觉得并不会。很多事情表明她婆母应该是一个很坚毅的人,倘若不是,不会从一介平民女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公夫人。是的,合格。

  要知道她能做好,是因为她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如此的,有人专门教导仪态,吃穿用无一不精,这才养成这般的气度。甚至她娘当年是手把手教导她管家事宜和后宅门道的。

  这是长安城上流社会的常态。可想而知,一介平民,能做到这一步,何等了不起。

  有句话说得好,寒门难出贵子,。为什么难,因为所有的资源都向着世家贵族倾斜,可想而知,出了一个她多令长安上层震惊。

  这样一个人,是不会被情爱拖累至此的。

  安国公夫人明显比安国公更敢想,她幼时也没有少看话本,显然比只知道读四书五经、舞枪弄剑的安国公更能理解一些怪事儿。

  就像安国公能想到的就是现在这位老太君说不得就是她娘的双胞胎姊妹,或者和她娘相似的人。至于他娘去哪里了,他根本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