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返祥符(2 / 2)


  瑶草笑而言道:“嗯,这翠竹虽好,不过娘亲要带着弟弟们一起居住,就不大好了,因为春天这里一定会有无数笋子出土,同时也会剥落无数笋衣,那笋衣上有许多细细茸毛随风吹散,粘在身上十分毛躁,尤其弟弟们皮肤柔嫩,那沾上可了不得,就是将来学步走路,也不宜在这里,您想啊,弟弟们学走路该在明年春天,这里又是遍地竹笋,倘若弟弟们不小心跌倒,被那竹笋戳伤了小屁屁可不好呢。”

  方氏笑道:“嗯,草儿这姐姐做的不错,替他们想的这般周到,如此就听你的,我决定了,陈妈妈,让她们把我们行礼搬到桂院去,这竹雅居就做老爷书房,把三少爷行礼也搬过来。”

  各人等着夫人发话呢,这一声令下,各人便行动起来,方氏笑着道:“走,去看看你们住处去。”

  瑶草见母亲听从自己意见,笑得眼里要滴出蜜来。忙一点头,与母亲牵手去后园。

  一见那楼,方氏就笑了:“萱草居?这都不用选了,正是你的居所了,进去看看。”

  这个园子又不同,前院有一株西府海棠,一株白玉兰,凭墙边一株紫藤,攀爬的满墙满架,恰似倒悬珠翠,搭成一座花廊,人从花下行过,满身清香。

  后院引来活水,盈盈一池碧莲。瑶草见那清清池水,想着后院还有秋千花架,池边垂柳,不由眉眼弯弯,盛夏纳凉,爬树戏水,不亦乐乎。

  一楼中间是客厅,左右厢房乃是丫头仆妇居所,二楼三开间,中间客厅,左边书房,右边小姐香闺。

  瑶枝不必瑶玉理直气壮,独霸一院,她不愿意单独另居,愿意跟瑶草共居。瑶草便把中间客厅兼做书房,把书房让与瑶枝。

  瑶枝随行只有一小丫头枣花跟随,方氏见她愿意跟着瑶草,正好节省人手,只把自己身边小丫头荷香改名荷花,给了瑶枝,与瑶草一般每人两名丫头服侍。此后瑶枝吃穿用度,与瑶草一般无二。

  方氏让人收拾好另一座院子,以便用作瑶草瑶枝将来闺学场所。

  隔天下午,宋心兰之父宋青云带着方英勋前来衙门探视瑶草一家,并送了腊肉糯米甜酒蜂蜜作为乔迁贺礼。

  宋青云与柯三爷之乎者也作揖打躬:“吉星照佳地,紫气绕新梁。”柯三爷则抱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人携手去了书斋面谈。

  方英勋却神神秘秘跟瑶草挤眉弄眼咬耳朵:“怎的了?那黑胖子?”

  瑶草笑,把竹哨一吹,黄小丫红小丫忙着从后院莲池中嘎嘎嘎嘎就过来了。

  方英勋便唧唧笑:“我想想啊,他一般上午念书,午后方才松弛,这家伙这会儿应该正在鬼哭狼嚎呢!哈哈哈,他最好别学你,把黄小丫关在卧房里。”

  这话说的不错,宋必文正看着满地粪便,闻着满屋骚臭,恼羞成怒:“柯瑶草,你给我等着!”这家伙想要骑马出门,结果被他书童告之宋夫人,被罚跪在书斋,摇头晃脑背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心里却在念:“柯瑶草,你个丫头片子敢骗我,我跟你没完。”他娘一瞅他,他便道:“嗯嗯嗯,不亦说乎。”然后神游谩骂:“柯瑶草,你个死骗子,小生跟你死磕到底。”他娘再抽他,那家伙忙着大声道:“嗯嗯嗯,不亦君子乎”

  瑶草正跟方英勋说话,忽然打了个大打喷嚏。

  方英勋笑得大眼贼似的:“完了完了,那家伙肯定在念叨你,你可跑不掉了!”

  瑶草顿时要翻脸,方英勋忙摇手,自袖口里掏出一香囊递给药草:“心兰给你的牡丹花香囊。”

  瑶草皱眉:“你有胡吹吧,牡丹香囊?我记得牡丹无香啊?”

  方英勋摸摸头:“真的?这我可不知道,不过,我可没撒谎啊,心兰真说是牡丹香囊,不然你改天自己问她!”

  瑶草嗅闻香囊,确乎有一股淡淡清香,遂笑道:“嗯,有香就好,管她是不是牡丹香,替我谢谢心兰姐,不过我手边没东西可回她,不如你告诉我,心兰喜欢什么,我去准备。”

  方英勋再摸摸头笑:“着我哪儿知道啊,我就见她喜欢伺候花草,园子里,盆子里,到处都是花。”

  瑶草笑道:“她都不念书不写字吗?这可不好,将来如何同你交流,着我知道送她什么了,你等着啊。”回头喊叫青果:“包一方砚台,狼毫湖笔一对,玉版纸一叠,再加一方描金墨。”

  方英勋嘻嘻笑:“说的什么话嘛!”还是替宋心兰收下了文房四宝,并与瑶草约定,下次让心兰请瑶草等去心兰家观赏心兰花圃。

  方氏瑶草一起忙乱了三天,方才把一切整理的合乎心意了。瑶草与方氏带着大小石头双胞胎在花园里散步,把整个花园子巡视一遍,瑶草走在圆子里,看着自己熟悉的花鸟树木,小乔流水,舒心笑看一切,只觉得自己而今有点老虎巡山占界的味道,得意洋洋乎。

  五天后,玉兰一家前来,原本衙门很有些下房,住着衙门衙役等人,只是方氏考虑到楠枝夫妻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便与柯三爷商议,替她们租赁了紧邻衙门的一座院子,让楠枝婶夫妻带着玉兰与她五岁弟弟居住,自成一体,避免寄人篱下的尴尬。

  同来的还有瑶枝父亲柯二爷,柯二爷不但送来了几千斤新米,以及鸡鸭鱼肉菜干子。并告诉方氏,老太太说了,今后柯三爷一家子米粮都有家里送来,家里有的是好米,没有叫儿子媳妇孙子吃成米的道理。

  至于柯三爷朝廷所发米卷,买了或是送人,反正所买都是成米,没法子下咽。

  另外柯二爷带来一个消息,柯大爷预备在诛仙镇上开一家米铺,以后柯家米粮自己卖,也多挣一分出息。告诉方氏的目的,是想跟方氏商议,反正方氏在诛仙镇的金铺要搬来祥符县城,不如把店铺租赁给柯大爷开米铺。

  柯二爷说这话,柯三爷方氏柯家有瑶草瑶枝都在,正是预备开饭的前夕。

  柯三爷当时就恼了,道:“他不在家里好好孝经父母养育儿子,凑什么热闹?这些年难道少他吃穿用度了?”

  柯二爷面色讪讪的:“之前,哼哼。”看了方氏一眼没好意思说话了。

  柯三爷道:“来投的土地一年也有几百两收益,难道也不够?”

  柯二爷道:“这一份钱老太太不许用,说之前三百亩土地养一大家子也够了,如今人少了倒不够了?可是老太太却忘了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已经铺排开了,再收回去就难了,再有,以前孩子小不需要读书,如今孩子们无论去汴京还是去应天书院,每年都的增加几百两银子开支。”

  柯三爷皱皱眉,没再吱声了。很显然,柯三爷以为耕读高于商贾,他对柯大爷由耕读转行商贾有成见,却当着方氏不好说的。

  柯三爷不做声,柯二爷也不做声,冷冽的气氛让大家很不舒服,因为马上开饭,瑶草等不好走的,只得屏声静气装空气。

  方氏见僵了,轻笑一声:“大伯做生意?老太爷知道吗?”

  柯二爷道:“正是知道,老太爷如今也改变了想法,大哥反正也不科举了,家里田产有限,孩子们一个个都大了,要上书院,要婚嫁,光靠土地出产恐怕不成,这事儿上大哥先提出来,起先老太爷不允,后来老太太劝了一回,这才答应下了,租赁弟妹的店铺,也是老太太意思,与其租给别人,不如租给自己人。”

  方氏知道,这说是租,哼,谁还跟他们要钱去!当下心里不痛快,这老太太真是铁算盘!却又不好发出来,想起之前贴钱无数,如今也算不清了,因道:“都是一家人,钱不钱的再说吧!"

  柯二爷见柯三爷脸色不大好,有些不自在,还是起身对着方氏作个揖:“老太太就说了,三弟妹最是大度良善,不过,老太太还说啦,以后家里账会一式三份,她老谁也不亏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