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无心插柳(2 / 2)


  只听上方有人发话:“恩,平身,抬头让本宫瞧瞧。”

  今天老是有人对我这样说,得了,瞧就瞧吧!

  我缓缓抬头,见皇上与太后并排坐着。慌忙又跪下请安:“民女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的声音:“平身吧!”

  我谢恩起身,听见左侧传来一声压抑的嗤笑声,这个十霸王还真是不分场合。

  这里我最小,我认栽,我低头向着左侧行个半蹬礼:“民女见过众位阿哥,阿哥们吉祥!”

  几个声音同时响起:“免礼,起吧!”

  我谢恩起身,低头站着,生怕有亏礼节,召祸上身。

  只听那太后声带疑惑的问我:“你就是小十七口中那个武艺高强的女侠岳思盈?我看你文文弱弱的不像呀?”

  我连忙附和:“太后老佛爷所言既是,民女不过是被逼急了,舍命一搏而已。算不上武艺高强。”

  太后老佛爷不悦的说:“我就知道,你们一个二个哄着我老婆子玩,没想到,连小十七也学会了这一套。”

  小十七连忙起身在我身旁跪下:“回禀老佛爷,孙儿确实没有骗您,思盈真的是身怀绝技,还很会讲故事、唱小曲。皇奶奶,你不记得啦?我以前讲的石少宝学做诗的故事,就是思盈讲的。”又紧张的央求我说:“你快告诉我皇奶奶,说我没有撒谎。”

  我见小十七急的满脸通红,忙跪下言辞恳切的解释:“回禀太后老佛爷,民女确实略微懂得一点功夫,说不上武艺高强。跟我师父游历时,听说过一些坊间传闻,也会唱几首乡间俚曲,民女只是怕有污太后圣听,所以不敢献丑。”

  我回禀完毕,屋内鸦雀无声,无人答话。我伏地等候,全身发寒,额头却冷汗直冒。

  我身旁又有人跪下,是冷面王,只听他回奏道:“启禀太后老佛爷,皇阿玛把岳思盈托付在孙儿府中教养,是孙儿管教不力,以至她君前失仪,得罪老佛爷。请老佛爷念她生在草莽,年幼无知,不熟习宫中礼仪,又是初见慈面,难免会紧张,饶她这一回。孙儿今后一定对她严加管教。”

  康熙皇上闲闲的插话:“是要严加管束才行,一个女孩子,成天身着男装,满世界瞎晃悠,今天竟然晃到宫里来了。的确不象话。”

  老佛爷搭话说:“皇帝,你别吓坏那小丫头。”又对我招手:“小丫头,过来,站近点,让我看看。这么说,你真的劫过法场罗?”

  我连忙跪下回话:“回太后老佛爷,是真的,还请老佛爷念民女年幼懵懂,饶恕民女。”

  老佛爷说:“这么说,你不但身怀绝技,而且还很会讲故事?”

  我见老佛爷一再追问,只好回禀:“民女记得的都是一些乡野趣事,难登大雅之堂,讲出来怕难如老佛爷之意。”

  老佛爷问:“你就给我讲讲那些乡野趣事吧,我老婆子命苦,好久没人给我讲故事说笑话了。”

  康熙皇上连忙给老佛爷赔礼:“都是儿子的不是,没有伺候好老佛爷。”

  下首坐着的皇子们也起身跪下:“都是孙儿们的不是,没有伺候好太后老佛爷。请老佛爷恕罪。”

  太后老佛爷手向上一抬说声:“你们都起来吧,让别人看见,还以为我这个老婆子不慈祥,喜欢刁难儿孙们。”

  看太后老佛爷脸色不善,也不知他是生谁的气,傻傻的站着,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康熙帝发话了:“岳思盈,你讲讲那些所谓的乡野趣事,如果老佛爷喜欢了,朕自有赏赐。”

  我连忙跪下:“回皇上、老佛爷,民女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民女讲的故事,老佛爷喜欢,民女不要赏赐,因为老佛爷喜欢民女的故事,就是民女天大的福气。就是对民女的赏赐。但是,如果老佛爷不喜欢民女讲的故事,就请老佛爷责罚民女一人,不要再责罚不相干的人。”

  老佛爷看看我,又看看小十七,点头说:“就依你!”

  康熙帝也说:“你且讲来。”

  我在心里掂量,老佛爷心情不痛快,要想让她乐呵,似乎很难。我若利用她的不痛快,讲个悲情故事,让她因同情而伤心落泪,似乎要简单一些。”

  我开口讲述:有一位京城的少爷,带着随从到江南去游春,有一天,他因为贪恋济南大名湖的景色,忘形之中与随从走散,就在这走散的片刻,天色忽变,下起了大雨。

  公子在家里让人服侍惯了,身上从来不带任何东西,一切都由随从打理照顾。此时遇到大雨,既没有雨具遮雨,又无钱买雨具,只好跑到大名湖畔的一户人家的屋檐下去躲雨。

  事情十分凑巧,这户人家刚好住的是一位教私塾的老秀才,老秀才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描龙绣凤堪称能手。是济南府人人钦佩的才女。

  更巧的是,就在这位公子躲雨之时,这家的女儿正在屋里弹琴唱歌。

  那躲雨的公子一听,顿时心神迷醉,连声赞叹曰:此曲只应天上有。

  老秀才听得有人说话,出门看见是一位躲雨的公子,热心的邀请公子进屋小坐饮茶。

  公子进屋与小姐见了面,两人就看对了眼,老秀才也很喜欢这个风度翩翩、气度华贵的公子,在公子求婚的时候,就答应了两人的亲事,因为两人有了婚约,老秀才也就不干涉两人的交往,公子与小姐日日相伴,吟诗作赋,游山玩水,在大名湖畔一住就是半年多。

  一晃就到了十月,公子的家里来信催公子回京,此时,两人的感情浓的都化不开了,但是那公子似乎很怕他老子,不敢贸然带姑娘回京,就对姑娘许下诺言,说一月之后,必定大红花轿上门来迎娶姑娘。

  公子留下了一把亲手题画的折扇,作为定情信物。那折扇上画的是一只雨中荷花,暗含那女子的名字。

  在公子回京的前夜,俩人成了事实夫妻。

  第二天,俩人依依惜别,姑娘回房才发现,公子给自己留了一封书信,公子在信上告诉姑娘自己的真正身份,原来,那公子是当朝皇子,而且,在他父皇还没登基的时候,就被他皇爷爷看中,他的皇爷爷为了将来能把皇位传给公子,才让公子的父皇登基做了皇上。所以,公子其实就是当朝太子。

  姑娘是又惊又怕。惊的是,自己的意中人身份竟然如此显贵,怕的是,自己身份低微,无法与公子匹配,更怕皇宫之中佳丽无数,公子会忘了自己。

  姑娘在忐忑不安等了一月,希望那公子会守约接自己进京,可是,公子自从回京之后就了无音信。更糟糕的是,姑娘此时已经身怀六甲,姑娘不得已,向老父坦白了怀孕之事,也向父亲说明了公子的身份。

  老秀才是个十分清高之人,既不愿意上京去攀附权贵,又受不了左右邻居的冷嘲热讽,带着女儿搬离了家乡,隐居在一个小山村里。

  不久之后,老秀才因为羞愤难当,抑郁弃世。留下雨荷孤苦度日。

  我讲到此处,忽然听到太后叹气的声音,偷眼一看,太后已经红了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