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31)(2 / 2)

  昨天傍晚,先是在娲皇宫里遇到了雷劫,直指万妖殿,女娲娘娘一身功德气运所系之处;其后,又是伏羲与她说的那些事情,搅得她思绪乱糟糟的。

  一回到商王宫,妲己就钻进自己的寝殿里去了。

  又听宫女来报说,纣王早晨时,来过寿仙宫一趟,也没有太在意。

  她等了十余年,就在刚才,终于确信了,女娲娘娘并非不爱她。

  在这时候,纣王来与不来,又还有什么要紧?

  十年前,她向女娲娘娘求爱的那一天,娲皇宫里漫天的飞雪,昭示着娘娘心情极差她原以为那会是她的缘故,现在才知,原来娘娘与道门早有间隙。

  吵了架回来,当然心情很差。

  而那时太乙所说的,圣人心境澄明,无情无欲,方能做到道心宁定、境界稳固多少年来,她一直以为,这就是娘娘不可能与她动心的铁证。

  因为娘娘的圣人境界从未动摇过。

  直到被伏羲点出,她才明白过来:

  女娲娘娘的道,和太乙他们阐教的道,并不相同。

  道门三清为了维持圣人境界,或许是必须要断情绝欲的,但在娘娘这里,却不一定。

  在这个飘着雪的夜里,坐在伏羲圣人身边,妲己为这个发现,几乎是欣喜若狂。

  从七百年前,那只挣扎着长大的小狐狸,第一次听到女娲娘娘讲道那一刻起。

  一辈子的痴缠苦求,绝望,煎熬,以色侍人,虚与委蛇,她把自己最好的和最坏的都交了出去,所有的爱,所有的心机与算计,偏激与嫉妒,早已一无所有。

  忽然,就什么都值得了。

  她爱着一个圣人,爱得很苦,却未曾后悔。

  而今,一切都值得了。

  可是,在这个漫长的夜里,雪渐渐地大了,四周的夜色也愈渐寒冷,像是把所有的景色都洗过一遍,也冲淡了那短暂一刻里无与伦比的欣喜,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疑问。

  为何娘娘明明对她有意,却从未提起过一个字,反而还让她去到纣王身边?

  娘娘与道门之间,还有,能引来昨日那道雷劫的,又是什么事?

  妲己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也就暂且放到了一边。

  按理来说,在册立她为皇后的诏书之后,封后大典也应该很快举行,然而,一连数月,纣王那边,竟然都没有任何消息,甚至,他根本就不来见妲己。

  这本该是极其反常的。

  可妲己心里装满了娘娘的事,对纣王并不在意,便也没有往心里去。

  其间,她又前去娲皇宫拜谒了数次,却总是不巧,不止没见到娘娘,就连伏羲圣人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每到这时,彩云就会劝她小坐一会儿,可妲己却总是摇头,凝望着万妖殿,等待一两个时辰,等不到,便独自回去了。

  她从来没有等到过。

  而在王宫这边,妲己也没有忘记,女娲娘娘最初吩咐的法旨,是令她与玉石琵琶精、九头雉鸡精一起,作乱后宫。

  这些年来,她并未严格按照娘娘的法旨行事,可娘娘好像也没有追究。

  然而,最近接连发生的这许多事,黄飞虎叛逃、西岐与殷商开战,还有万妖殿的雷劫、伏羲和女娲两位圣人反常的举动,让她隐隐约约地,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联想。

  纣王,闻仲,黄飞虎,姜后,黄妃,杨妃,殷郊,殷洪,商容,比干,费仲,尤浑,苏护,伯邑考。

  这是娘娘当初告诉她,在封神榜上的名字。

  如今,一半已经死了。

  妲己和碧霞一样不擅长占卜,遇到这种局面,纵使焦虑,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只是凭着本能感觉,娘娘的吩咐,是决计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她先是去轩辕坟找了九头雉鸡精。

  雉鸡精化为人身后,容貌美艳妩媚,神态妖娆,妲己觉得纣王一定会喜欢,正巧,雉鸡精也厌倦了轩辕坟的清苦生活,对王宫的荣华富贵很感兴趣,二妖当即一拍即合。

  雉鸡精给自己的人身取名为胡喜媚,妲己则负责带她向纣王引荐。

  而这时候,妲己也已经成为了商朝正式的皇后。

  皇后为纣王准备美人,本是分内之事,可纣王看起来却不是特别高兴,只是抬起头,淡淡地看了妲己一眼,随便给胡喜媚赐了个妃嫔位份不是太高,却也给足了皇后面子,这事就这么算过去了。

  而另一个玉石琵琶精,则要稍微麻烦一些。

  自从被姜子牙三昧真火烧过之后,这些年来,琵琶一直在摘星楼顶,多少也恢复了一些元气,可以化成人身了,只是不肯下来,非要在楼上躲懒,妲己屏退宫人,好说歹说,才终于把她劝了出来。

  只有一件事:琵琶坚决不肯去服侍纣王。

  大概是纣王在摘星楼上的那些荒淫行径,深深地伤害了她的眼睛。

  于是,苏后的身边,就多了一个新来的贴身宫女。

  做完这些,对两位姐妹都仔仔细细地叮嘱过一番后,妲己却还是不能安下心来。

  眼下时局动荡,烽烟四起,又牵涉进了封神量劫这等天地剧变之中,她就算不能像娘娘与纣王那样左右局势,至少,也应当应该知晓如今前线发生的战事。

  总是在后宫里,可没多少帮助。

  终于有一日,纣王不知何故,晚膳是在外面耽搁了许久。

  而妲己,照例是每日晚间都要在书房里伴驾的于是,在等候纣王的时候,她状似随意地,拿起了王御案上的奏章查看,继而,又随手拈起了一旁砚台上搁放的朱笔。

  第一次地,在从来只有帝王能落笔的奏疏上,她亲手写下了批复。

  纣王就是在这这时候,突然出现在门口的。

  妲己被他抓了个正着,却不惊慌,反而抬起头,在书房朦朦胧胧的昏黄烛光中朝他笑。

  她其实并没有把握纣王是否会同意,只想着一会儿若是他生气,就丢两个媚术上去,至于到底能不能成事至少,也好过什么都没有做。

  她这般想着,纣王却只是站在门边,深深地凝视着她。

  大约是光线的缘故,他的眼神显得晦暗不明。

  最后,还是一个字都没有说。

  皇后摄权,至此而始。

  牝鸡司晨,自古便为各位正人君子所不齿,认为是亡国之兆;而妲己每日伴驾,时常与纣王一同上朝,一边听他们议事,一边靠在纣王身上,轻柔婉转地提些建议而更令大臣们气愤的是,纣王往往,还很听她的话。

  而在这一班朝臣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闻仲闻太师。

  原本,殷商一朝,多有诸侯叛乱,闻太师又是托孤重臣,常年在外平叛,边塞路途遥远,叛军又多顽固之辈,因此,他这位太师,往往也是许多年都回不了朝歌。

  以至于妲己虽然对他早有耳闻,知道这位是如今朝廷的中流砥柱,却极少得见。

  而这最近的一次,乃是因为东海平灵王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