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庶女第36节(1 / 2)





  一个人没了体面,就是没有精气神,没了上进心,人人都可以踩你一脚。

  一个人若是有了体面,即便一时不受宠,境遇困难,可只要你坚持,谁也不知道你将来会不会翻身,都不敢小觑你。

  云骊想李氏特地对她说这个的原因大抵就是,你毋须改变你自己在她面前委曲求全,可同时不想让她责备你就少接触为妙,反正也就隔房的老太太而已。

  可想起刘姨娘每次见冯氏还要特地换衣裳的情景,云骊道:“大伯母,我要不要换一身衣裳呢?”

  文懋赶紧道:“要不我先出去外面,等会儿再进来。”

  李氏讥诮:“何时伯府的千金需要受到别人置喙了,云骊,你现在养在我这里,就毋须为任何人委曲求全,我们礼数上敬着。如今早已分家,各房过各房的,你若妥协,那妥协的没完没了。”

  “是,侄女知道了。”云骊笑道。

  冯氏那里又是另一番说法,她对云潇道:“你四姐姐去单姨娘的马车上了,我还来不及提醒,只你这里要褪下这身衣裳,换身素净些的衣裳。”

  云潇不解:“这是为何?女儿平时不是也穿这样的衣裳吗?”

  “这却不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在京中,是伯府千金,三品大员的女儿,可咱们是回来逃难,还需要和族人守望相助,故而一定要平易近人些,和族里的人好生相处。”冯氏叮咛女儿。

  云潇撇嘴:“这样岂不是有失身份?”

  冯氏笑道:“你想想看,你们姊妹的衣裳有不少是内造,是别人有钱也买不到的。尤其是云骊那里穿的

  听闻都是当年你大姐姐出嫁,宫中送来的彩缎,你大伯父全部给她做衣裳。这处处不同,未必不遭人嫉妒,你不要小瞧别人的嫉妒心。”

  别说什么小地方人的淳朴,越是小地方的人,就越狭隘偏激。

  她也是教自己女儿为人之道,说完又道:“你看你姐姐,以前在苏州时,一双绣鞋都要费多少功夫,可嫁去曾家后,却和曾家媳妇一样,故而备受曾家赞誉。”

  云潇点头:“好,女儿这就换下。”

  冯氏暗自点头,又心中有些窃喜,当年章扶玉婚事操办,真定老家的人都提前到京中住下,正好刘姨娘闹出事情来,老太太当初气死了,非常担心此事被陆家人知晓,女儿嫁过去丢脸,贴身丫鬟爬了亲哥哥的床,这等丑闻,当时二老太太就劝老太太要斩尽杀绝。

  这位二老太太虽然只是真定府这样的小地方出来的,但是手段狠辣,当即就要处死刘姨娘或者卖去窑子里。

  若非老爷死命保下刘姨娘,她恰好运气好又有了身孕,如今早就死了,或者在青楼接客了。

  她那个贱种儿子居然还成了未来家主,命运何其不公啊……

  这次回到老家,可不像在伯爵府那般,族人们众口铄金,人言可畏,还有刘姨娘这个前科在,文懋还好,是男子,可云骊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至于章老夫人那里,云鸾一贯着衣素净,云淑如明珠生晕般,她素来打扮低调,常守拙,但因为在老太他跟前养着,又多了几分气度,与旁人不同。

  因此,章老夫人并不需要叮嘱什么,只见快到真定,心情都舒畅多了。

  到真定章家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了,当地的县令同知已经在此处等候多时,又命人开道,原本听说备下酒菜,但听闻大老爷手臂受伤了,故才做罢。

  大抵以前见的都是身份高的如孔太太这样的,云骊并不觉得自己身份多尊贵,但现在在地方,她大概有一种官家千金的心情了。

  李氏就道:“我平日也不是奢侈无度之辈,可有时候人啊,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咱们若穿的和平民丫头似的,旁人是不是觉得我们永宁伯府寒酸了,那些敬意就少许多了。”

  这样的名利场上,回来避难的还搞的穷穷破破,让人看不到希望,谁肯帮你?

  族人也未必人人都是真心啊。

  云骊如今是这样,别人说的有用的,她听了认为有道理就采用,但若听了没什么道理的,听听也就过了。

  现下听李氏这般解释,她也释然:“您说的是。”

  文懋已经开始代替大老爷在魏管事的陪同下出去交际了,李氏拍拍云骊的手:“咱们下去吧。”

  也许在别人眼里,她是个愚从丈夫的人,但她多年无子,丈夫并没有废弃她,反而给她大太太的体面,又对云凤很不错,在她心里,大老爷就是她的天。

  现在云骊救了大老爷,她哥哥又成了她的儿子,他们都是他的福星。

  如此,她更要为云骊盘算一二了。

  章家各房都派了人在二十里处迎接,等过了牌坊,马车停下,文懋骑马过来道:“母亲,妹妹,二老太太和几房的叔伯都出来了,大老爷让快些过去给长辈们请安呢。”

  李氏带着云骊一道过去,她二人自然比冯氏、章老夫人穿的更为华贵考究,只见李氏身着碧霞云纹联珠对孔雀纹锦衣,她身量高挑,穿起来很气派。云骊则身着十二破留仙长裙,外面罩着白玉兰散花纱衣,足踏金丝线绣重瓣莲花锦绣双色芙蓉绣鞋。

  她跟随在李氏身边,周遭之人见了,无不侧目。

  迎面走来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她身着绛紫色的上襦配着褐色的马面裙,头上戴着抹额,看起来六七十岁的年纪,她和章老太太的养尊处优不同,在

  这位老太太身上,能看出一等的干练来。

  章老太太喊了声:“二弟妹。”

  云骊心想,原来这位就是二老太太,两位老太太看起来感情很不错,甚至把臂前行,二老太太很是欢喜,神色激动。

  走了几步,这位二老太太又停下脚步:“我听说源儿受了伤,要不要紧?”

  只见大老爷上前道:“回二婶的话,侄儿已经上了药,一路奔波,总算是到了家。”

  “哎呀,回到家就好,我打发你兄弟请了我们药铺的大夫,快些去诊治一番才要紧。”二老太太十分关心。

  说罢,又喊了自己儿子来,大老爷带着随从先随着去了。

  二老太太又对老太太道:“我在家里略备薄酒替你们接风,祖宅已经让思诚媳妇打扫妥当,你先带着孩子们去我那里坐坐,让思宗媳妇和思源媳妇自去忙。”

  李氏并冯氏也都赞同,还道:“老太太就先去二老太太那里,我们把行李归置好了,再来给二婶请安。”

  章老太太这才道:“既如此你们先去忙,再过来二房一起用膳。”

  云骊便随姐妹们一起先去二房,这二房老太太的儿子听说也读书,只中了秀才后就未再举业,从二老太太的父亲梁太医学医,如今在真定府开了三间药铺,二老太太也有两位孙子,大的那位已经娶妻生子,替父亲操持生意,小的还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