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章 差点误了农时(2 / 2)

反正睡不着了,索性起了床,洗漱了之后,开始做早饭。宗秋是饿醒的。这年头,小孩子除了两餐饭,一点别的零食都没有。

闻到香味,宗秋就更饿了。靠梦里吃美食安慰不了肚子啊。

“醒来了就赶紧起来,饭菜做好了。洗把脸就吃。”长贵听到房间里的声音。

宗秋一骨碌从床上下来,然后就往屋后面跑,快憋不住尿了。

小屁孩小便不喜欢上茅房,跑到屋后树林里,进行微高压水枪射击。

长贵吃过饭就又背着背篓往外走,回头叮嘱了一声:“今天在家把那些菌子晒干啊。你莫耍滑头,不然今天晚上只能吃竹条炒肉了。”

宗秋原本还想等酒鬼爹走了,还要不要往菌子里面浇水,现在发现酒鬼爹把菌子看得这么重,看来是真的想给他找后妈了。

虽然不想要后妈,但更怕竹条炒肉啊。我先跟你虚与委蛇,等你真的想找婆娘时,看我怎么搞破坏。有我在,你这辈子还想讨婆娘,讨个猪婆娘吧!

长贵不是没想过找人帮忙,每天进山采石耳的效率会成倍提升。但是这里面也有隐患。石耳现在是他最为容易的原始资金积累的途径。如果让别人参进来,虽然别人未必能够知道销售渠道。但多少会给他的原始资金积累计划带来不确定。

最为重要的是,长贵现在手里没有多少钱。否则,他可以从村里人手里收购石耳。然后将石耳贩卖到大庸去,从中赚取差价。

有个几十块钱一斤,雪峰寨的人就会发疯一般进山采石耳了。毕竟这年头,农民赚钱真的门路太少了。

雪峰寨的村民,也有人出去搞副业的,去修铁路,或者是进林场伐木。都是重体力活,累死累活的,赚不到多少钱。但雪峰寨的村民还抢着去干。

别看石耳不怎么上称,长贵昨天一天也至少采了好四五斤石耳,晒干了也应该能晒出一两斤。毕竟石耳本身水分就比较少。

“长贵,又进山去打猎啊?”马永兴扛着锄头在田头转。

长贵点点头,随口问了一句:“你转啥呢?”

“刚下了谷中,看看长得怎么样。对了,长贵,你还没下谷种吧?”马永兴问道。

“我忘了。谷种还没买回来呢?”长贵抓了抓脑壳。这事没人提醒他啊。他重生之前,也没在家里务过农,农事是一概不通啊。

“你这人可真是的。大伙都下谷种了,你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路啊!抓紧了,晚了就赶不上了。”马永兴提醒道。

“晓得晓得。”长贵只能改变一天的日程,背着竹篓往金石桥走去。

步行了一两小时,才到了金石桥。

上次长贵买蔬菜种子的时候,竟然没想起买稻种。现在杂交水稻种子已经开始全面供应。但雪峰寨一般只有晚稻才种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产量是比较高,但生长期也比常规水稻要更长一些。如果早稻用了杂交水稻,收获的时间就会晚一些。

虽然稻田承包到户,但雪峰寨大队的村民还是习惯大家合在一起收稻谷。一家一家轮着来。如果哪一家的稻子成熟得比较晚,可能就轮在最后面。

晚一点倒是无所谓,但是最坏的情况是,最后收割的,肯定也是最后耕田插秧。水可未必想有就有。

这两年干得厉害,水库的水供应往往都在前面一阵子,晚一些,水库的水可能就已经供应完了。

所以,村民们都在早稻种植生长周期比较短产量偏低的常规稻。

随着育种技术的提高,常规水稻的产量也得到了提升。83年的时候,常规稻的产量也差不多能够达到七八百斤了。比起将近一千斤的杂交水稻还是差了不少。

就连种子站的售货员都摇摇头,“人家晚稻秧苗都变绿了,你才跑过来买稻种。刚分家呀?”

“还没太搞懂。”长贵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脑壳。

“以后你可记清楚了。不然耽误了农时,一年的收成就耽误了。”

“谢谢。以后一定记住。”长贵陪着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