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九章 开门红(1 / 2)


西市与长安其它的里坊一样,也是封闭式的。东贵西富,朱雀大街是长安的中轴,朱雀大街以东属万年县,而以西属长安县。东城的北部,都是勋贵官僚宅邸。而西城,尤其是西市边上,则多是富商居住之地。

外郭城的东西两城的南部一带,则多是普通的市井百姓。

虽然西城不如东城勋贵云集,但却胜在热闹。

张超随着老爹绕着长安城墙,从东绕南城到西城,经西城三门中的南门延平门入城。门口站着一队守门士兵,这些士兵也是番上的府兵。对于入城的百姓,也不是很严。多数都是直接放行,只有一些惹眼的才会被叫到一边问话。而那些带着货物的商贩,也要叫到一边检查,并且交税。

张超和老爹各只背了一个柳筐,算不得什么很多货物。但老爹挎着横刀,张超的幞头则掩不住他的短发。

“哪里人,进城干什么,背上筐里是什么?”

一名很年青,但身上却穿了一件山文字甲的军官叫住了两人。

“有过所吗?”

过所相当于明朝的路引,也是一种通行证。一般离家百里,都是要过所的。

“我是参旗军下灞上白鹿车骑府的府兵,队副张铁枪。这是我儿,张超。”老爹倒是不卑不亢的自报身份。

一面说着,老爹一面掏出了自己的官印。

铜制的官印并不大,但上面却有老爹的官职和名字。

年青军官接过仔细查验过,然后递还,笑道,“原来是我们参旗军的同袍,老哥好。”

“我也是参旗军的,就是万年的骠骑府兵,现任旅帅,我叫崔琰,老哥可以称为我五郎。”

“长官好。”老爹行了个礼。

参旗军正是大唐关中十二道中的万年道的军,关中十二道,每道一军。万年道这一军正是参旗军。

大唐现在的兵马系统其实有些乱,名义上军队系统是十二卫。但实际上,大唐立国开始就恢复了十二卫的名字,也授任了许多将领为十二卫军官。不过实际上嘛,大唐十二卫四府,现在仅仅就是个空头名字。

大唐真正的军队实际上是分成了好几块,第一块就是十二道十二军。这十二道就相当于把关中地区划为了十二个军分区,每个军区分下有一个军,各领大约一二十个骠骑府和车骑府。

十二道和十二卫最大的区别在于,隋朝的十二卫,是各卫掺杂,同一个地区内,也许有二十个军府,但这二十个府并不只隶属于一卫,而是隶属于多卫,可能每卫都辖一两个军府。这样的做法,大大防范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可以有效的互相监督。

但如今是初唐,是要争天下。关中是大唐的核心,而当初周边也不太平。因此才把关中分设十二道,设十二军。这样就能集中力量进行防御,更加有效。

十二道十二军就是大唐府兵的一支重要力量,拥有二百余个卫府,名义上有十几万府兵。

但除了这十二军,大唐还有好几支重要的军队力量,这就是李渊父子四人手里的军队。李渊称帝后,把自己当年带着起家的那支军队中,挑选了三万精锐常驻京师,这支军队也叫元从禁军。

太子李建成也有自己的东宫兵马,称为东宫六率,以及东宫亲勋翊卫三卫五府。东宫六率和卫府的兵数量不少,也是一支精锐力量。

此外秦王李世民和齐民李建成,也各有自己的王府兵马,称为左右六护军府,另还有亲事府和帐内府,数量也都有数万。

当然,李家的那些宗室,手里也还握着或多或少的兵马,比如正南征的李孝恭,以及李神通等人,连长平公主的驸马柴绍手里也握着一支军队。

另外那些归附李唐的隋末反王,不少也还是拥兵一方,如燕王李艺、吴王杜伏威等。

名义上,大唐所有的军队都隶属于十二卫,但具体上,却还是分属好几个山头。十二军,算是名义上归属朝廷统辖的军队了,比太子和二王的军队更中立些。

参旗军,隶属万年道下,关中的万年、灞上等数县都归属万年道,各府都归参旗军统领。老爹的白鹿府也是参旗军下,而这个崔琰很明显也是参旗军的。

不过老爹都五十多才是个队副,而人家看上去不到三十,却已经是旅帅了。不过张超听到对方姓崔,便觉得这不算什么了。

崔氏,可是隋唐时期最顶级的豪门之一,号称为五姓七高门的崔氏,可是在里面占了两宗。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不论是哪个崔氏,都是了不得的。

七宗之中,李氏也有两个,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大唐皇族就是陇西李氏的一支。

崔琰倒没有那些二代的傲气,对只是个小队副的老爹也很客气,还多聊了几句。

“原来你就是上次虎牢之战中,持铁枪冲入河北军中夺得先锋之功的铁枪将啊,闻名已久啊。”崔琰看来是个崇拜勇士的年青人,知道了老爹就是本军上次立功的那人后,更加热情了。

“某只是一老卒而已,不敢称将。”老爹客气道。

“老哥过谦了,老哥这是来长安干啥呢。”

“没啥,做点买卖。”老爹在自己的崇拜者面前,没多说什么。

不过张超倒看出这个崔旅帅是个高富帅,年轻多金,性格也很真爽。当下便在一边道,“我们爷俩做了些黄馍馍来长安卖,这馍可好吃了,不酸还甜,最能充饥。五郎哥哥在这里当班也饿了吧,不如拿两个去吃。”

一面说,张超一面已经直接掀开柳筐,从里面取出两个还带着热气的黄馍馍。

“哦,好香。”

崔琰忍不住赞道,“这不是蒸饼吗,怎么叫黄馍馍?”

“五郎哥,这可不是普通的蒸饼,你看我们的黄馍馍,一拿出来隔老远就有股清香。而且你看,这馍是不是好大,你看这裂开的口子,里面的红豆枣沙都露出来了。还有你拿在手里捏下,你就知道,这馍有多松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