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九十三章”


草原之战,天龙帝国的确是毋庸置疑的胜利者不假,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且不说新组建的骑兵营、步兵营、重步营全部被打残,就连三个蛮族方阵军团都差点打的全军覆没。

八旗方面的伤亡则是更加惨重,除最后参战的两红旗阵亡比例控制在了百分之十以内外,其他各旗的参战部队的阵亡普遍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尤其是打满全场的黑旗,出征时总兵力高达二百六十五个牛录,拥有将近八万骑兵的黑旗,此时包括伤兵在内也只剩下不到三万骑兵。

要是再把这不到三万骑兵中的近两万轻重伤员去掉,那么黑旗的伤亡比例就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八十五;可以说,这一仗几乎是把黑旗的未来都给打进去了。

经此一战,本来在八旗中单旗兵力最雄厚的黑旗,虽不至于说沦落至八旗最末,但也是掉出了前三之列;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黑旗都应该是此战天龙帝国方面伤亡最惨重的部队。

各部队的具体伤亡数字,是在决战之后的第四天才统计出来的,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不仅让身为北征大军统帅的阿吉斯感到压抑,连久经沙场的李锡尼都觉得恐怖。

在所有汇报上来的数字中,唯一能让阿吉斯松口气的,就是蒙古帝国同样也在战场上留下了数量惊人的尸体;如果帝国情报组织提供的有关蒙古帝国军力的情报没有问题的话,那么蒙古帝国在草原之战中仅是阵亡的将士数量,就已经达到了蒙古帝国常备军总数的一半!

实际上,对几乎全民皆兵的蒙古帝国来说,战争时期的所谓常备军,基本是等同于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成年男子的;这也就意味着,只此一战,蒙古帝国就最少损失了四分之一的成年男性。

战后第四天深夜,一次简短的军事会议之后,阿吉斯就开始把各部汇总上来的伤亡情况,连同此战杀敌数量,写成一份完整的奏报。

骑兵营,四个联队一万零八百骑兵参战,阵亡四千六百余众,受伤两千七百余众,无全灭。

重步营,七个联队两万八千余将士参战,阵亡一万三千余众,其他人人带伤,二十五队罗马重步兵全灭。

步兵营,九个联队三万六千将士参战,阵亡一万九千余众,受伤一万三千余众,三十九队罗马青年军全灭。

斯巴达军团,全军一万一千将士参战,阵亡五千九百余众,受伤四千六百余众。

飞豹军团,全军一万一千将士参战,阵亡七千三百余众,残部人人带伤。

猎豹军团,全军一万一千将士参战,阵亡八千一百余众,残部人人带伤。

黑旗,四部二百六十五个牛录七万九千五百骑兵参战,阵亡五万一千余众,受伤一万九千余众,七十三个牛录全军覆没。

两红旗,两旗三百二十个牛录九万六千骑兵参战,阵亡九千五百余众,受伤四千三百余众。

两黄旗,两旗八十个牛录两万四千骑兵参战,阵亡一万一千余众,受伤三千八百余众,四个牛录全军覆没。

两蓝旗,两旗五十个牛录一万五千骑兵参战,阵亡五千九百余众,受伤两千一百余众,七个牛录全军覆没。

两白旗,两旗六十个牛录一万八千骑兵参战,阵亡八千五百余众,受伤一千四百余众,六个牛录全军覆没。

北征大军总计三十四万将士参战(不含第一鹰旗军团),阵亡十四万七千余众将士,另有七万余众将士受伤;此外,术赤皇子麾下有五万五千骑兵参战,其中阵亡将士数量超过三万。

蒙古帝国方面,察合台所部四万五千骑兵(含两万蒙古精骑)和窝阔台所部四万五千骑兵(含一万五千蒙古精骑),这九万骑兵全部参战且几乎全军覆没,撤退人数估计不超过五千。

帖木格所部八万骑兵(含三万蒙古精骑),估计阵亡约在六万左右,撤退人数应不足两万。

合赤温所部十万骑兵(含四万蒙古精骑),估计阵亡约在三万左右,其他全部撤走。

木华黎所部五万怯薛军,阵亡一万七千余众,余下部队成建制撤退。

蒙古军队总计有三十二万骑兵(含五万怯薛军和十万零五千蒙古精骑)参战,并在战场上留下了将近二十万具尸体;其中,怯薛军因为装备的特殊所以较为好认,蒙古精骑则因为与普通蒙古骑兵装备相似很难确认,所以无法估算这些尸体中到底有多少是属于蒙古精骑的。

第一份类似于战报的奏报写完后,阿吉斯又开始写起了第二份奏报;这份奏报中的内容,是阿吉斯对战后南部草原新格局形成的一些个人看法,其中还包含了他本人对术赤皇子的安置意见。

第三份奏报,也是阿吉斯耗费时间最长的一份奏报;在这一份奏报里,阿吉斯重点阐述的是自己对八旗现状的一些看法,以及此战过后应对八旗做出怎样调整的建议。

这三份奏报中,除了第一份奏报是阿吉斯这个北征大军统帅该管的分内之事以外,其他两份奏报所涉及的事情,都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而阿吉斯之所以会额外多写这两份奏报,纯粹是因为这两份奏报中所涉及的事情,是白峰私下里单独交给他的秘密任务。

三份奏报送出之后,阿吉斯没有休息,而是派人去把自己隔壁营帐中的几个人请来。

鲜卑人拓跋元、柔然人库提、羌胡人野利跬、戎狄人楼柯、肃慎人肃矢、契丹人耶律大石,这六个人是隐秘卫从南部草原上找来的,已被蒙古帝国灭亡的鲜卑、柔然等部落的部落首领后裔。

当然,所谓的部落首领后裔,不过只是幌子而已;毕竟,类似于羌胡、戎狄之类的部落,没灭亡之间也只是松散的部族联盟而已,根本不像匈奴、契丹等集权部落那样,还存在首领家族。

所以,这六个人中,除了鲜卑人拓跋元和契丹人耶律大石,确实是已灭鲜卑部落和契丹部落的首领后裔以外,其他四个人都只是已灭部落里某个不大部族首领的后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