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章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1 / 2)


荀子只是其一,裴旻还要将孔子、孟子一并牵扯进来。

与儒家而言,孔子、孟子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大贤,作为至圣、亚圣,这两人的思想境界亦是极其崇高的。

李邕自持身份的做法,归根究底有违圣贤之道,只是他们打着长者,前辈为旗号,曲解了敬老的意思。

孔子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并非是儒学,而是教育。

孔子在教育上要求世人有教无类,这一举动打破了世家贵族对教育文化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天下发展的趋势。推动了整个中国华夏文化的大跃进,造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对于教育一道,孔子的思想极为开明,他提出了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

因故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名言。

裴旻围绕这八个字,大发感慨。

他在文中表示孔子这样的先贤都能发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感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儒,却无视一切逆耳反对之言,不屑与年少者辩论,莫非比孔圣人更加高明?

身为大儒,理应内省,克己复礼。

遇到晚辈错误的见解,应该耐心教导。若晚辈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见。更该耐心的与他探讨,纠正他的错误,而不是倚老卖老,以辈分压人。

何况学海无涯,圣人尚有出错时,留下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之语,谁能保证,自己无错?

对与错的真理,从探讨辩论中来,而不是辈分的高低。

孔子尚且能不耻下问,为何如今却要按资排辈?

裴旻仿佛化身为“批评家”,以古文的字句,痛斥士林中的一些弊病。

文中还表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了疑惑,不用心去学习,疑惑一辈子解不开。

年长的,懂得道理多,理应为师;年少的,若有超凡学识,也因以其为师。

这学习本能知识,哪管对方年岁大小?

裴旻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韩愈的《师说》。

发现自己写的,有部分跟《师说》很贴近。

他虽无心抄取,但是道理却极其的相近。

就如《孙子兵法》里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吴子兵法》、《卫公兵法》里皆有类似的话,不能说吴起、李靖抄袭,而是就是这个道理。

裴旻索性也不管了,也引用起了韩愈《师说》里的名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最后,他以“学无前后,达者为师”这八个字,结束了这篇文章。

看了一眼,裴旻登时有些惭愧,他这篇文章大多是自己的见解,但其中夹杂着韩愈《师说》里的一些经典语句,登时发现所有《师说》里的经典语句都是神来之笔。

他自己写的,固然有些水准,但是更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比起来,还是有一些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