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节(1 / 2)





  蠢乎乎,但是又很可爱,想要让人将她抱在怀里。

  那张小脸蛋和赵糯很像,照片看着又有些年头了,应该是赵糯小时候。

  南侧是一个大飘窗,旁边摆放着一个书桌,上面还有几本书,和一个淡粉色的台灯。

  李温蘅能想象到:小姑娘小时候坐在书桌前埋头写作业的样子。

  上次他们送老太太回来,李温蘅和赵糯一直在厨房里忙碌,吃完饭就回y城了,倒是没有进卧室来。

  “我八岁前一直住在这里,小时候我在家里写作业,姥姥出去买菜,我特别喜欢趴在飘窗上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着外面,这样只要姥姥出现在楼下我就能看到她。”

  赵糯说着脸上露出怀念的微笑,她坐在飘窗上目光看去,看着楼下熟悉的风景,人来人往的场景,赵糯弯弯眼睛。

  和姥姥生活的几年是赵糯心底最美好的记忆,再八岁之后,赵糯展现出来超乎寻常的学历能力,就被父母接到y城,开始面对不断的补习班、测试题。

  父母对她抱有极深的期待,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赵糯身上,却不知道她的压力多大。

  她幼年时总是怨恨父母强行施加压力,但后来他们因为自己而死,赵糯陷入愧疚中。

  父母以及以往的记忆是她不远提起,但是又无法忘记的。

  就在这时,赵糯忽然感觉到落入一个温暖的怀抱中,她听到上方传来温柔的男声:

  “糯糯,以后我们经常回来看姥姥,每周末我都带你回来,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过夜。”

  赵糯忽然觉得,李温蘅其实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吧,

  她怀念那些和姥姥相处的时光,但是回忆中又有无法触碰的伤痛,既然无法去回忆过去,那就去创造未来啊。

  赵糯转身刚想搂住男人的腰,忽然口袋里震动一下。

  她推开李温蘅,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发现是萧依发来的消息,问她剩下的钱可以买点零食吗。

  赵糯回了一句可以,又让她买些凉菜。

  回完消息放下手机,抬头看向男人,卧室里已经没有刚刚温馨的气氛,但是赵糯还是抱了下男人。

  李温蘅轻笑声,揉揉小姑娘脑袋。

  直到去超市的萧依和小皓回来,赵糯和李温蘅才从卧室出来,这时老太太已经训完二舅正在厨房里忙碌,而二舅正在客厅看电视,看到赵糯还冷哼一声。

  萧依把购物袋放到餐桌上,看到赵糯对她吧啦吧啦说了自己买了什么,好像在报账一样。

  赵糯连忙打断她,“我知道了依依,把鸡蛋给我,你去和小皓吃零食吧。”

  萧依将鸡蛋和凉菜递给赵糯和李温蘅,她本来是想在客厅吃,但是看着父亲阴沉着脸坐在客厅里,二话不说拉着弟弟去卧室吃零食。

  半个小时后,赵糯喊二舅吃午饭,她从厨房出来时喊了一声,招呼完弟弟妹妹后出来一看二舅还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的。

  赵糯无奈又喊了一声:“二舅,吃饭了。”

  把饭菜端上餐桌,老太太几个人入座,二舅还是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电视机里传来新闻的声音。

  赵糯又招呼二舅吃午饭,可是回应她的是一声冷哼声。

  赵糯微微皱眉,这时忽然听到萧依说:“姐我们先吃饭,我爸还不饿,等他饿了自己会吃的,他在家时就经常这样。”

  不知道为什么,赵糯感觉萧依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笑意,好像是故意这样说的。

  扭头一看,对上萧依鬼精灵的笑容,老太太也说了句爱吃不吃,招呼赵糯吃饭。

  这边餐桌五个人和乐融融,那边萧二舅孤零零的看新闻,闻着空气中饭菜的香味,他忍者肚子传来的饿意,冷哼一声继续看新闻。

  饭桌上,老太太说问李温蘅和赵糯明天有什么安排,想让两人留宿一晚。

  但是他们没带日常用品还是算了,李温蘅这时也说:“明天我准备带着糯糯去见我哥哥,他最近正好在y城。”

  “诶,那是应该带糯糯去看看。”老太太应了一句。

  赵糯却愣了。

  第五十七章 这几栋楼全是他的

  “我想带糯糯去见我哥哥。”

  赵糯听到这话着实愣了一下, 甚至放在碟子旁准备夹菜的动作也僵了一瞬,抬头看着男人的眼神带着几分惊讶。

  怎么突然要见他家人了,脑海中更多的是惊讶和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情。

  就在这时老太太似乎是想到什么, 抬头看向李温蘅说:“说起来温蘅你和糯糯结婚这么久,我还没有见过你父母呢。”

  老太太说着那双浑浊的眼睛看着李温蘅, 她未说出口的话很容易让人猜到,无非就是说这么久双方家长还没有见面, 觉得不妥。

  其实这件事在两人刚结婚时老太太就说过, 但当时赵糯结婚想着是安抚老太太, 想着等老太太身体好利索了就离婚,所以结婚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可现在随着九年前不告而别的误会揭开, 两人之间有点像是朝着假戏真做的方向走,这样下去之前糊弄老太太的借口说不定不管用了。

  赵糯咬咬筷子, 看了眼李温蘅, 她也说不清自己和李温蘅是否还有合约结束的那天,但现在老太太这边也不好应付。

  就在这时, 赵糯感觉有人走过来,同时响起一道冷言冷语的讽刺声:

  “说不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原因。”

  萧二舅走到餐桌旁, 看了眼二女儿说:“给我拿个碗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