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1 / 2)





  行过礼,太后笑着对书雪说:“简王家的,你怎么也不进宫陪哀家说话呀,是不是嫌弃哀家这个孤老婆子?”

  书雪慌忙跪下辩解:“太后,奴婢本来应该常来给您请安,只是刚进王府,有些规矩不懂,所以不敢冲撞了太后。”

  太后笑道:“好,好,有什么委屈尽管来说给哀家听,哀家给你做主。”又叮嘱雅尔江阿:“你福晋是个好的,你不要拘束了她。”

  雅尔江阿忙点头答应,把书雪扶了起来。

  太后身边的佟嬷嬷知道自家主子对康王太福晋一脉另眼相看,便凑趣说:“太后,福晋送给您的节礼中有一件精致的屏风,您要看一下吗?”

  太后兴致很高,马上催促道:“快拿来给哀家看看。”

  宁寿宫的首领太监很快就带着几个小太监把屏风抬了进来,太后一见马上起身走了过去。

  书雪所送的屏风绣的是草原风景,主景为一男一女在广阔的草原上骑马驰骋,远处是溪流和蒙古包,旁边还有羊群和牛群,屏风的边际有一轮将要落下的太阳,夕阳飘洒,余辉映在草原上更显凄美。

  太后轻轻抚摸着屏风,嘴里喃喃地说着:“草原、科尔沁、蒙古——。”

  康熙见太后有些触物生情,便劝解道:“皇额娘,今天是中秋,您应该高兴才是啊,不要辜负了这丫头的一片心意。”

  太后稳了稳心神,笑着问书雪:“这样好的东西你是从哪儿弄来的?”

  书雪回道:“不敢欺瞒太后,这屏风是旧年奴婢偶然从家里的铺子得来的,因见其精致便收了起来,一直没有用到。前几天奴婢犹豫着拿什么孝敬太后,想起这件屏风,便亲做了刺绣当节礼送来了,还望太后喜欢。”

  围观的众人都吃了一惊,太后问道:“这都是你亲手绣的?”

  见书雪点头,太后更高兴了,拉着书雪的手问道:“你没去过草原,怎么能绣的这样好?”

  “太后,奴婢虽然没去过,但奴婢的阿玛和哥哥都去过,奴婢常常缠着追问他们,也就知道一些草原的景象。”书雪解释道。

  “好!好!咱们虽然是皇家的人,但身上总归还有草原的血脉,我和你郭罗玛嬷都是科尔沁出来的,如今身在京城,心中总归是挂念的。”太后有些感叹。

  “你这丫头,怎么不见给朕备这么好的礼,看的朕都嫉妒皇额娘了。”康熙凑趣道。

  书雪刚要说话,康熙身后的梁九宫回道:“万岁爷,简亲王府的礼中有幅长卷,不知是不是福晋孝敬的。”

  康熙把目光转向雅尔江阿,见他一脸诧异,便知道定然是书雪的手笔了。

  太后忙对康熙说:“皇帝,那就拿来给大家伙儿瞧瞧吧。”

  康熙也好奇书雪送了什么礼,当即吩咐人去取。

  长幅一展,满堂喝彩。这幅画是书雪仿照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绘,以京城王府街大街为景,仿乾隆年间《盛世滋生图》,取名《康熙王朝—盛世滋丁图》。书雪兼用西洋与国画两种画风,颇有些徐悲鸿的味道。

  康熙大喜:“好一幅《盛世滋丁图》真真是形神具备,好!好!”

  太子见简王府两样节礼都如此出彩,心里未免恨恨的,但也知道不能在此时找不痛快,便躬身下拜,向康熙进祝词:“皇父英明神武,大清方创下今天这般千古盛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除太后外,整个启祥宫的人全体下拜,宫殿上空传出一片山呼声:“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书雪原来只是想用心备礼,不想竟引起如此轰动,书雪不免感叹:“穿越女定律啊!”

  赐宴时,书雪婉谢了太后要她去自己身边的恩典,依旧回到自己原有的位次,老康对她的宠辱不惊很是欣赏,微笑着点了点头。

  宫里的御宴就是看着光鲜,等开席时都已经凉透了,书雪一顿饭吃的没滋没味。

  筵席吃到一半,几个皇女皇孙开始向太后和康熙敬酒,书雪感到心中很是沉闷,便带着抱琴和侍墨离席而去。

  虽然中途离席,书雪却不敢走的太远,只在启祥宫外散步。

  仰望明月,书雪有些伤怀,对两世的家人都思念不已,不禁低声吟道:“廿年仲秋两处过,梦还京都转清波。遥望素娥磨铜镜,空思后羿泪婆娑。”

  “好诗!”话音刚落,身后便传来一声赞叹。

  书雪回头一看,原来是十四阿哥。

  未封爵的皇子秩比亲王,书雪向其行礼:“十四爷吉祥。”

  此时月光正好,胤祯见如此美景美人,想伸手去扶,书雪忙退后一步,直起身来说:“不知十四爷在此赏月,搅扰了爷的雅兴,委实罪过,奴婢告退。”

  胤祯见书雪要走,急忙上前拦阻:“你就这么不愿意见到我?”

  “十四爷,奴婢与您并没有什么瓜葛,谈什么愿意不愿意?”书雪眉头一皱。

  胤祯脸色不佳,低声说:“总归是我对不起你。”

  书雪对这样的场景有些腻歪,也不再多说,转身向宫内走去。

  “总有一天,我会补偿你的。”身后的胤祯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

  书雪全当什么也没听到,迈步进了启祥宫。领完赐宴,书雪就带着丰厚的赏赐和满身的羡慕嫉妒恨随雅尔江阿回府了。

  ☆、二十四、敲扇机继母遭疑

  二十四、敲扇机继母遭疑

  通过今天的宫宴,书雪倒是想到了一个问题,回府后便问雅尔江阿:“爷,三阿哥已经八岁了(虚岁),怎么不去宫里读书啊?”

  雅尔江阿对今天发生的事感觉复杂,一方面,福晋算是给自己赚了脸面,另一方面,他又觉得书雪费心讨好太后和皇上是另有所图。要知道,当年自己得以胜过继母所出的六弟顺利袭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自己受康熙的赏识,如今书雪这样做是不是起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心思。

  此时见书雪突然问到此事,便认定了心中所想,警惕的反问道:“福晋怎么关心起这件事来了。”

  书雪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妥,笑笑说:“奴婢只是看到其他王府都有小阿哥在宫里读书,才想到三阿哥身上罢了。”